关节炎4肩周炎
人体肩关节包括肩肱、肩胸、肩锁和胸锁4个关节。狭义的肩关节一般仅指肱骨头与肩胛骨关节盂之间的关节,即肩肱关节。肩肱关节主要功能不仅是支持重力,而且更在于运动,是人体运动范围最大的关节。肩关节可以完成7种动作:屈、伸、外展、内收、外旋、内旋、环转。它的解剖特点是该关节由3个重要部分组成:其一为肱骨头与一小而浅的肩胛盂组成活动自由度较大的关节。其稳定性有赖于肩周的肌肉,如三角肌、旋转肌袖,活动功能优先,稳定性逊于互动自由度为特征;其二为肩峰下腔。其中有肩峰下滑囊,旋转肌袖,一般40岁以上的人,肩峰下滑囊容易发生萎缩和变性;其三为肩胛骨与胸廓之间尚有一附加活动空间,是肩关节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旋转肌袖(冈上肌、冈下肌)与肩峰下滑囊,它们若有病变(炎症或缺损),可于外展60°—°及内外旋(尤其是加阻力时)出现典型的疼痛与活动障碍。伴内旋痛可能为冈上肌,伴外旋痛可能为冈下肌病变;肩外展、后伸、旋转时疼痛,为肱二头肌腱病症。
肩周炎是一种发生于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一般认为是肩峰下滑液囊、关节囊、肌腱、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及喙突等肩关节组织的炎症。症状表现为肩部疼痛、肩关节活动受限、怕冷、压痛、肌肉痉挛和萎缩。其他疾病如颈椎病、冠心病、糖尿病等也可诱发。有数据显示,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患者之间,肩周炎的发病率分别为19%和3%,表明肩周炎与糖尿病发病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类风湿也可侵犯肩关节,早期表现为弥漫性骨质疏松,以肱骨大结节处最明显。晚期可出现关节盂变平及关节间隙变窄。
我国专家学者在参考国外分类方法的基础上,根据国内病理的实际情况,按病变部位、疾病性质和临床表现分类如下:①冻结肩。②喙突炎。③肩袖病变。④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及腱鞘炎。⑤肩峰下滑囊炎(又称三角肌下滑囊炎)。⑥肩锁关节病变。⑦胸锁关节炎。⑧肩关节不稳定。⑨肩部纤维组织炎。⑩其他肩周病变。
导致肩周炎的发生原因主要是2方面:肩部因素和肩外因素。肩部因素包括:
① 软组织退行病变,对各种外力的承受能力减弱,多发生于40多岁以上中老年人中。
② 长期过度活动、姿势不良等所产生的慢性致伤力。
③ 上肢外伤后肩部固定过久,肩周组织继发萎缩、粘连。
④ 肩部急性挫伤、牵拉伤后治疗不当等。
⑤ 肩关节炎症,包括有细菌感染和无细菌感染的炎症。细菌感染包括结核杆菌、伤寒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等感染。
肩外因素也会导致肩周炎,包括:
① 颈椎源性肩周炎:指由于颈椎病引起的肩周炎。
② 冠心病: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造成心肌缺血或缺氧而引起绞痛,疼痛主要位于胸部后部,常可放射到肩膀、上肢或背部。还可以引起肌肉痉挛,肩关节运动受限,可诱发肩周炎。
③ 其他疾病:主要是肺结核、胆道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糖尿病、甲亢、甲减)、神经系统疾病、肩部创伤和上肢创伤、腰背部疾病或肩关节肿瘤等而引发,因原发病长期不愈使肩部肌肉持续性痉挛、缺血而形成炎性病灶,转变为真正的肩周炎。
④ 其他因素:心理因素(抑郁、冷漠和感情创伤)、姿势失调、运动不足、受寒、免疫功能下降等。肩周炎患者多是肩臂活动很多但却并不耗力的非体力劳动者,如厨师、教师、作家、画家、会计、司机、办公室工作人员等。姿势固定时间长,而且这些姿势引起肩袖肌及肌腱的疲劳,加速肩袖的劳损性退化和变性。这种经常性疲劳累积为小损伤后,出现轻微酸胀或炎性反应,到50岁左右就容易因为衰老和外界诱因导致炎性灶迅速粘连、纤维化以至钙化,最终导致肩周各关节活动受限和剧烈疼痛。
肩周炎分为疼痛期(急性期)、僵硬期(粘连期)和恢复期3个临床演变阶段。:
l疼痛期(急性期):病期约为1到3个月,主要表现为肩周部的疼痛,可为钝痛、刀割样痛,主要是由于局部的疼痛反射性地引起肌肉痉挛,肌腱、韧带、关节囊等结缔组织挛缩所致。夜间加重,甚至影响睡眠。肩关节活动受限,一般外展为45°—75°,后伸10°—30°,外旋30°,上举°。治疗目标主要是镇痛,以肩部保暖,妥善保持患肢的位置以及给予非甾体类抗炎药物为主,可进行注射治疗及神经封闭治疗。急性期患者可以采取吊腕法缓解疼痛,疼痛剧烈时,用三角巾将患侧前臂悬吊起来,使患侧肩关节保持自然下垂,肘关节屈曲,腕关节处于自然位置,以限制上肢的活动,待疼痛减轻后解除三角巾。也可以用冰块冷敷10分钟,可以明显减轻疼痛。
l僵硬期(粘连期):约为2—3个月,症状已经明显减轻,但肩关节因肩周软组织的广泛粘连,功能活动的严重受限,互动范围明显缩小,尤其以外展、外旋、后伸等运动障碍最为显著,甚至可能影响日常生活,无法梳头、穿脱衣服等。外展可低于45°,后伸仅10°—20°,内外旋低于10°,上举小于90°。严重者可见肩胛带肌,尤其是三角肌的废用性萎缩。治疗目标是改善关节活动范围,锻炼方式以钟摆运动和上肢牵伸运动为主,配合按压、被动活动等。这一时期往往仰卧时肩部疼痛加重,对此可以用软垫将前臂和手部抬高并且使肩关节轻度前屈,以此减少疼痛刺激。非手术疗法包括抗炎镇痛药、热敷、物理治疗、糖皮质激素注射等。肩关节松解术是在臂丛麻醉下,以轻柔手法外展肩关节,然后向肩关节内注射泼尼松龙加普鲁卡因,麻醉疗效过去之后可以锻炼肩关节,常能改善运动范围,减轻疼痛。
l恢复期:肩周炎是自限性疾病,大多数病人有自愈能力,自然好转大约需要6—24个月。此时期疼痛逐渐减轻,活动范围逐渐增加,软组织的挛缩、粘连等逐渐消除,从而恢复了肩关节的自然功能。但是要注意的并不是所有的肩周炎患者都会自动康复,所以还是需要看医生。
对肩周炎,特别是伴有严重关节挛缩及关节活动功能障碍,经非手术治疗无明显改善者,可以考虑外科手术治疗。外科手术治疗的具体指征是:
① 肩周炎经6个月以上正规非手术治疗(包括药物、理疗、体疗、按摩、封闭疗法等),肩关节功能障碍无明显改善者。
② 肩部持续性顽固疼痛,特别是夜间持续疼痛而不能入睡,严重影响睡眠,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时间超过6个月以上者。
③ 肩关节挛缩状态严重,活动范围上举角度小于°,旋转小于°者。
④ X线平片上可见肩峰和肱骨大结节密度减低或囊性改变,肩关节造影可见关节囊明显缩小者。
关节炎章节参考书目:(1):《膝骨关节炎看名医》,广东省医学会、《中国家庭医生》杂志社,中山大学出版社,年9月第1版
(2):《风湿科主治医生问》,于孟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年10月第2版
(3):《实用风湿病学》,李文敬孙希志曹导源苏厚恒,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年6月第2版
(4):《关节病》,郑谋信,广东科技出版社,年6月第1版
(5):《积水潭骨科教程》,田伟,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年1月第1版
(6):《骨关节痛治疗与康复》,张晓阳,人民军医出版社,年3月第1版
(7):《风湿性疾病》,世界卫生组织,不详
(8):《战胜骨关节炎》,吴英萍,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年8月第1版
(9):《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刘红旗刘月梅,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年1月第1版
(10):《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个体化治疗与调养》,秦惠基,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年8月第2版
(11):《现代风湿性疾病图谱》,于孟学,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年1月第1版
(12):《关节炎》,迈克尔·默里,辽宁教育出版社,年9月第1版
(13):《类风湿关节炎的外科手术治疗》,王慰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年1月第1版
(14):《类风湿关节炎中医临床诊疗》,沈丕安,人民军医出版社,/10/1
(15):《肌肉骨骼系统磁共振成像》,ThomasH.Berquist,科学出版社,年1月第1版
(16):《肩周炎》,顾延戴尅戎,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年4月第1版
(17):《治疗肩痛法》,主妇之友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年1月第1版
(18):《肩周炎问》,马勇王建伟,人民军医出版社,年4月第1版
(19):《肩周炎》,李庭俊郭玉兰主编,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年6月第1版
(20):《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曾庆馀主编,华夏出版社,年1月第1版
(21):《关节炎自我诊疗》,EarlBrewer,KathyAngel,汕头大学出版社,年4月第1版
(22):《关节痛》,上海市奉贤县四团公社城东大队赤脚医生等,上海人民出版社,年2月第1版
(23):《骨科病人家庭护理》,张光武主编,金盾出版社,年9月第1版
(24):《风湿病》,周彩云编著,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年7月第1版
(25):《生老病死的秘密》,韩国KBS国立电视台《生老病死的秘密》制作组,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年12月第1版
(26):《毛主席:中国6亿人的健康,主要是靠中医、不是靠西医》红旗网年3月3日
(27):《脐针为主治疗骨性关节炎的探讨》,
转载请注明:http://www.oomkg.com/wacs/19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