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体积隐藏着大大的能量脂肪干细胞
什么叫脂肪干细胞
脂肪组织在人体内储量丰富,通过抽脂从中获得的大量脂肪干细胞(ADSCs),有自我更新增殖及多向分化潜能,可向脂肪细胞软骨细胞、肌细胞、成骨细胞、神经细胞、神经胶质细胞及胰岛细胞分化,而且可分泌多种促血管生成因子和抗凋亡因子而抗炎、抗氧化,可抵抗氧自由基的损伤,有望成为修复受损的组织和器官的干细胞来源。脂肪源性干细胞(adiposederivedstemcells,ADSC)被认为是一类来源于脂肪组织的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是脂肪组织中一类多能性干细胞.由于脂肪组织来源广泛、取材容易、不涉及伦理问题、便于自体移植、给患者带来希望。具有自我更新与多向分化潜能,通过分离培养可以在体外稳定增殖,在特定的诱导条件下,可以被分化诱导为脂肪细胞、成骨细胞、软骨细胞、神经细胞等。
●脂肪干细胞发展史
年,VanderMeulen首次尝试自体脂肪移植治疗一位膈疝病人。
年,Neuber开展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自体脂肪移植,用于修复凹陷性瘢痕。
年,Czerny报道了第一例用自体脂肪组织进行乳房重建的案例。
年,Lexer发表了一篇文章,首次描述了在美容手术中使用脂肪组织来对抗衰老。他使用脂肪作为颧骨下眶区的填充物,以拉伸脸部的凹槽和皱纹。
年,Brunning首次引入注射器作为脂肪移植的器械;他也是第一个将自体脂肪注入皮下的人。他使用脂肪组织的小片段来纠正鼻整形术的美学效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Salvat利用自体脂肪移植技术,将脂肪组织注射到脸部,帮助伪装间谍。
年,整形外科医生Arpad和GiorgioFischer父子发明了现代抽脂技术。
年,美国整形和重建外科医师协会报告了自体脂肪移植遇到的问题:只有30%的注射脂肪可以存活1年。移植脂肪的低成活率和高吸收率是自体脂肪移植技术推广的主要障碍。
年,Coleman对前人的方法和成果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并提出了一套创伤性脂肪组织治疗方案——被称为Coleman技术。自此,自体脂肪填充才逐渐广泛应用于临床。
年,Zuk等首次从抽脂术抽取的脂肪组织中分离获得一种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脂肪干细胞。
Yoshimura等人又发明了细胞辅助的脂肪移植技术(CLA)。通过增加移植脂肪中血管基质片段(SVF)细胞的浓度,从而提高了移植脂肪的存活率。在-年,对例患者实施了CLA手术。结果显示,患者对移植后皮肤的自然纹理、柔软度、软组织填充后的塑形等都很满意。
年,鲁峰等通过纯物理方法提取SVF-gel,虽然有产量低(15%)的不足,但未添加外源性胶原酶,提高了临床应用的安全性。
●细胞干细胞作用机制
脂肪干细胞来源于中胚层,现已证明其具有向骨、软疾病种类临床阶段骨、脂肪、肌腱、神经、内皮细胞、肝细胞和造血方向分化的潜能。脂肪干细胞可能成为外源性基因在心肌梗死后心脏内表达的有效载体,对心功能的恢复有很大帮助。
目前公认的ADSC作用机制有两种:一是ADSC进入人体后在局部进行分化,实现组织修复再生;二是ADSC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其通过与免疫细胞的直接作用或旁分泌作用,影响免疫细胞的分化和活化,重建机体的免疫平衡,通常两种机制是同时发挥作用的。
(一)组织修复作用
在损伤修复中,ADSC不仅可分化成脂肪细胞,亦可通过旁分泌作用调节损伤组织周围的微环境,从而起到促进损伤组织愈合的作用。
1.补充脂肪细胞
移植后,ADSC分化为体积较大的成熟脂肪细胞,补充损伤坏死的脂肪细胞,是保障移植后长期疗效的关键。因此,可作为填充物或混合脂肪组织,用于乳房重建或增生性瘢痕的治疗。有研究显示,如果将ADSC和脂肪组织混合后填充,可提高脂肪组织移植的存活率。单纯脂肪移植没有ADSC介导的细胞内外环境,容易出现脂肪颗粒吸收、液化、感染等并发症,ADSC可增加移植物的自我修复和减少脂肪吸收。
2.改善移植物血供
建立血供是脂肪移植成功的关键。有研究表明,ADSC在一定微环境中,可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在低氧条件下,ADSC分泌更丰富的细胞因子,发挥促血管生长、抑制细胞凋亡、抗缺血、抗炎修复的作用。
(二)免疫调控作用
对于一些免疫系统疾病,比如系统性红斑狼疮、银屑病、风湿性关节炎、多发性硬化、炎性肠病(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等,脂肪干细胞可以通过调节T细胞的表达以及分泌细胞因子,如IDO1、IL-10、IL-6等在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ADSC的旁分泌效应也是调节免疫微环境,促进组织修复的一个重要因素。
undefined●脂肪干细胞的临床应用
全世界针对脂肪干细胞的临床研究方兴未艾,截至年6月,在ClinicalTrials.gov网站上注册的脂肪干细胞临床研究项目已达项,排名前三的地区分别是北美、欧洲和东亚。目前已完成的临床试验主要涉及以下病种:
·再生修复相关疾病,如面部整形、疤痕修复、肝再生修复、喉管成型、血管内皮再生等。·自身免疫相关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克罗恩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脊髓侧索硬化症、糖尿病等。·心脑血管病,如慢性心梗、中风等。
·神经系统疾病,如脊髓损伤、脑神经损伤。
●脂肪干细胞的优势(1)取材便利:存在于脂肪中,被脂肪包埋,不易被破坏(2)价值高;在脂肪的间充质中,营养丰富,生物活性最佳(3)脂肪新陈代谢快,脂肪干细胞保持年轻态(4)将自体多余脂肪组织再利用,变废为宝(5)来源充足:脂肪组织分布广泛,为脂肪干细胞提供了充足的来源(6)免疫平衡、抗衰老转载请注明:http://www.oomkg.com/wacs/22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