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灸夏养三伏,冬补三九,错过等一年

年—年三九灸时间表:

九前准备:12月14日——12月20日

一九:12月21日——12月29日二九:12月30日——年1月7日三九:年1月8日——年1月16日九后固本:年1月17日——年1月25日

中医有“冬贮藏精”的说法,到冬天,此时天寒地冻,阴气盛而阳气衰,是一年四季中保养、积蓄的最佳时机,此时进补能更好地发挥滋补的作用,不仅能调养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还有延缓衰老的作用。

灸疗这一中药养生治病的传统良方,是冬令进补的重要方法,因其采用辨证论治、因人而异,非一般传统的滋补品可比,加上灸疗独特,功效显著,在国内外享誉盛名。灸方不但能滋阴壮阳,治病延年、防病益寿,还能养颜美发,润泽肌肤,实为冬令进补之佳品。

适宜人群1、慢性病患者:边补边治以促进疾病的治疗和康复。2、亚健康者:整体调理。3、老年人:增强体质和延缓衰老。4、女性人群:调理脾胃、补气血、抗衰老,使皮肤光泽有弹性。5、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厌食、贫血的体虚儿童调补。6、疾病康复期患者。7、性功能减退者。中医养生中,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整体,在疾病的调治过程中,将平衡人体阴阳与四季气候的特点有机结合,会有事半功倍之效。

夏天人与大自然的阳气生发,冬季天气寒冷,人与大自然的阳气闭藏,夏天做三伏灸能达到冬病夏治的效果,而冬天的三九灸,则能扶正祛邪,调补阴阳,能够帮助人体抵抗外邪,预防疾病,也对夏天的三伏灸、三伏贴起到加强和巩固的作用。

俗话说:“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做好冬天藏阳养阴,可以有效预防冬春季节的疾病。

下面小编就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三九灸”的常识。

1、何为“三九灸”?“三九灸”是冬治“三九”中的一种独特治疗技术,与夏治“三伏”中的“三伏灸”一样,属于中医治疗学中的“节气天灸”,它是采用人体经络循行规律、穴位功效、年历中24个节气规律和时间治疗学原理,根据人体体质情况和发病特点,选择在冬季三九天时候,在特定治疗作用的穴位上施灸,达到祛除疾病的目的。对于一些虚寒性疾病有着明显的治疗作用,部分可以达到根治的效果。此法调理时间性强,疗效好,儿童成人均可以接受。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三九”时期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期,此时人体阳气收敛,气血易不畅,若以点燃的香灸持续刺激穴位,能温阳益气,益肺健脾补肾,通经活络,扶正祛邪,调节和增强免疫功能,抑制过敏状态,提高人体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同时也可巩固夏天“三伏”天的治疗效果。“夏养三伏、冬补三九”,冬夏同治,效果更佳。如果您错过了三伏灸,那一定不能错过三九灸。3、三九灸适应症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各种慢性咽炎等多种肺系疾病;过敏性鼻炎,四肢寒凉怕冷,免疫低下,反复感冒;虚寒头痛、慢性虚寒、胃肠炎、溃疡病、腹泻、消化不良、厌食、胃痛;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骨关节问题及颈、肩、腰、腿痛等症状;痛经、宫寒等虚寒性的疾病及其她妇科问题;4、三九灸的注意事项1.施灸期间,忌烟、酒、及生冷、油腻、海鲜、辛辣等刺激性食物。2.经络灸前最好先洗个澡,注意保暖不要受凉,经络灸期间要保证睡眠充足。3.施灸当天,建议患者不要洗澡。患者接受完治疗之后,全身的毛孔是张开的,此时洗澡,寒凉邪气易侵入人体,容易化痰生瘀,阻滞经络而导致病痛发生;4.注意保暖,施灸者当天要避免冷风直接吹到施灸部位;5.施灸部位有微热感或微痒是正常的,不需要处理。如果出现明显的红、肿、痛及瘙痒,就要及时揭掉药膏,避免抓挠。如果敷贴部位局部有水泡时,医院皮肤科,在医生指导下治疗,不要自己处理,以防感染。极少数病人贴药部位出现皮肤有浅色印记,一段时间后可自行消退。5、夏病冬治穴位常用哪些穴位穴位经络灸部位一般以人体的十二经及督脉腧穴为主。肺腧:第三胸椎脊椎双侧旁开1.5寸膏盲:第四胸椎脊椎双侧旁开3寸天突:胸骨上窝正中膻中:前正中线大椎:第七颈椎定喘:大椎穴旁开0.5寸

想网络课堂系统学习艾灸技术的朋友速加QQ群,月底艾灸网络直播课堂继续,个人艾灸调理、从事开店都可以!









































云南白癜风医院
北京中科医院是骗子


转载请注明:http://www.oomkg.com/wacs/425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