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免疫之NSAID应用规范

作者:马丽来源:医院

一、非甾体抗炎药的疗效

1、非甾体抗炎药解热、镇痛、抗炎的作用机制

非甾体类抗炎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阻断花生四烯酸合成前列腺素(PG),而产生抗炎、解热、镇痛等治疗作用。二十世纪90年代对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的研究有了新的突破,发现COX有两种同功异构体,即COX-1和COX-2。

COX-1存在于正常组织中,在生理状态下可刺激花生四烯酸产生血栓素A、前列腺素E2(PGE2)和前列环素I2(PGI2),起到保护胃肠道、肾脏、血小板和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因此也称为结构酶。

COX-2则是一种由细胞因子诱导而产生的COX,在炎性刺激下生成,它介导花生四烯酸转化产生的PGE和PGI,是原炎性前列腺素,具有很强的致炎、致痛作用。COX-2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不表达,一旦受到致炎因子刺激后,可迅速大量表达,因此称诱导酶。

然而,随着对COX异构体理论的不断认识,人们逐渐发现初期的COX异构体理论存在偏差,COX-1也参与了炎症反应,而COX-2也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2、非甾体抗炎药的种类

根据临床对COX1和COX2的选择性不同,将NSAID分为4类:

(1)特异性抑制COX1的NSAID:只针对COX1而对COX-2无作用,现公认小剂量阿司匹林属此类;

(2)非特异性抑制COX的NSAID:传统NSAID,非选择性抑制COX1和COX2,如奈普生、双氯芬酸、芬必得等。他们既有较强的抗炎镇痛作用,也有较明显的胃肠道副作用;

(3)选择性抑制COX的NSAID,如美洛昔康、尼美舒利、奈丁美酮和依托度酸,在治疗剂量时对COX2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COX1,用人全血法测定这类药物对COX2的选择性比对COX1大20倍以内。胃肠道的不良反应较少;但当大剂量时,也会抑制COX1,并产生较明显的胃肠道不良反应;

(4)特异性抑制COX2的NSAID,目前主要是指塞来昔布和罗非昔布。这类药物在使用较大治疗剂量时,也主要是抑制COX2,而几乎不抑制COX1,体外实验显示,对COX2的抑制作用比对COX1大倍以上。因此胃肠道的不良反应较少,但又引发了心血管和肾等新问题。

3、非甾体抗炎药的临床适应证

(1)各种类型的关节炎,特别是骨关节炎(OA)、类风湿关节炎(RA)和强直性脊柱炎。据统计所有NSAIDs处方中的一半被用于缓解与生理退化有关的疼痛,如骨关节炎,另外约15%用于类风湿关节炎,其他关节炎,如脊柱关节炎、痛风等,占35%的用量。

据悉,世界各国NSAIDs的消费量呈持续增高之势。仅在美国,估计每年约万人需要长期使用NSAIDs。在我国,据初步资料推算至少有类风湿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各多万人,骨关节炎患者万人。其他尚乏调查的常见的关节炎如痛风性关节炎、儿童类风湿关节炎等,如参考国外患病率推算,病例数均在百万人以上。仅就以上几种疾病粗略估算,我国每年约有数千万患者需要短程或长期的NSAIDs治疗。

(2)各种软组织风湿病,如风湿性多肌痛、肌腱炎、肩周炎、腰肌劳损等也是应用非甾体抗炎药的适应证。

(3)各种疾病所致的疼痛,如牙痛、痛经、感冒头痛时,可应用洛索洛芬钠(商品名乐松)能较快的缓解疼痛。又如急性扭伤,用非甾体抗炎药止痛、消肿。

(4)近年又发现,阿司匹林等NSAIDs具有预防心、脑血栓,降低心肌梗死和直、结肠癌的发生率及延缓老年痴呆发病等作用。

二、非甾体抗炎药的安全性

1、传统NSAID及其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非甾体类抗炎药对COX-1和COX-2的抑制作用无选择性,如吲哚美辛等即抑制COX-2,也抑制COX-1,甚至对COX-1的抑制作用比对COX-2的抑制作用还要强许多,因此会引起较严重的肠胃道损伤。有报道在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的病人中,有12-30%出现胃溃疡,2-19%出现十二指肠溃疡,而原有溃疡病者,症状则会加重。有些病人无自我症状,可突然出现胃出血或胃穿孔。因此,NSAID的胃肠道安全性问题成了一个广泛







































北京哪治疗白癜风最好
北京什么时候治疗白癜风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oomkg.com/wadwh/147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