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病例中轴骨骼痛风性关节炎
患者女,69岁。患者因腰痛加重伴低热至急诊就诊,疼痛放射至双侧髋及臀部,痛至不能站立及行走,服用非甾体抗炎药不能控制疼痛。
体格检查骶髂关节刺激试验(sacroiliacprovocativetests)为阳性,全身无运动及感觉异常,其他关节相关症状及体征均阴性
既往史患者有缩窄性心包炎,慢性肾功能不全,高血压及糖尿病病史,平日每日服用赖诺普利,辛伐他汀,卡维地洛,阿司匹林,及呋塞米。
实验室检查肌酐清除率:43?mL/min/1.73?m2↓(正常90?mL/min.1.73?m2);
中性粒细胞:10./μL↑;CRP:22.5mg/dl↑(正常1.0?mg/dl);
血钙:10.01?mg/dl(正常值:8.80–10.40?mg/dl);
碱性磷酸酶:UI/L↑(正常值:30–UI/L);
尿酸:13.2?mg/dl↑(正常值:2.7–7.7?mg/dl);
影像学检查骨扫描
双侧骶髂关节(图1a),左侧L4/5腰椎小关节内侧,耻骨联合(图1b),以及第一跖趾关节放射性摄取增强;
PET-CT
耻骨联合(箭头a),双侧骶髂关节,左侧L4-L5胸椎小关节内侧(箭头b)处18F-FDG摄取增强;
X线
骶髂关节(图3a),耻骨联合(图3b)及左脚第五趾骨近端关节关节内外可见典型的“穿凿样:骨质破坏,边界清晰,边缘有不连续硬化灶;
骶髂关节MRI
骶髂关节骨质破坏,T1W低信号,增强扫描强化;关节腔内少量积液;
CT骨窗
腰椎椎管狭窄;左侧L4/5小关节内侧面(图5a)及双侧骶髂关节(图5b)软骨下及关节外骨质破坏,左侧L4/5小关节处有一平均密度为HU的高密度灶;
诊断影像诊断
中轴骨骼痛风性关节炎;
鉴别诊断
继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相关的淀粉样变。本患者无任何其他符合PTH过多引起的症状,故予排除;
患者行CT引导骶髂关节组织活检,排除化脓性关节炎;
治疗及预后连续15天使用秋水仙碱治疗后,患者症状改善,CRP及尿酸分别从22.5?mg/dl和13.2?mg/dl,下降至0.4?mg/dl和9.9?mg/dl。出院后患者常规服用别嘌呤醇;
病例意义
痛风是由于尿酸盐及晶体沉积于关节和软组织周围而形成的,发病率最高的年龄段为30-50岁,男性发病率远高于女性。痛风性关节炎多见于肢体关节,主要在下肢,首次发病于跖趾关节的最为常见。
尽管脊柱和骶髂关节的痛风关节炎被认为是不常见的,但医生应该考虑到这种可能性,特别是当腰痛的患者存在痛风的危险因素的时候。
更多学术讲座视频、手术实操视频、医学咨询、医学文献请北京有哪间治疗白癜风的医院白癜风症状及治疗转载请注明:http://www.oomkg.com/wahl/1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