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治疗双侧臀部损伤性肌纤维瘢痕硬结1例

丁亚山

医院(医院)麻醉科

1.病例资料:

王某某,男45岁,肌肉发达型体格,二年前因打人体球蛋白而感染丙型肝炎,之后反复注射

—干扰素多针治疗,渐出现双侧臀部酸、胀、僵硬、庝痛,伴双下肢活动受限及庝痛。查体发现:双侧臀部中上区扪及巨大纤维条索状硬结,左侧长11.5cm.宽3.1cm,右侧长8.2cm.宽2.5cm范围,与周围分界明显,压之酸痛,硬结斜行与臀中、小肌走向一致。直腿抬高试验(-),加强实验(-);“4”字实验(-)。CT检查排除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诊断:注射损伤性臀部肌纤维瘢痕硬结。经多次针灸、推拿、理疗均无显效。

2.治疗经过:

病人俯卧位,下腹部垫一薄软枕,双侧臀部瘢痕硬结范围体表标记划线,沿条索中心线上取2-3处进针刀点,每点间隔3cm。常规消毒、铺巾,戴无菌手套,0.5%利多卡因局部麻醉。然后将2%利多卡因10ml+vitBug+甲强龙注射针剂40mg用0.9%生理盐水稀释至50ml.,每个针刀点深部浸润注射6-8ml,按压轻柔3-5分钟。之后进行小针刀切刺松解,反复多次穿透性切刺肌纤维瘢痕硬结,针刀进入皮下后调整方向,上、下、左、右,每个进针刀点切刺达50次以上,切口线与肌纤维瘢痕条索走行一致。因病变区位于双侧髂骨后中上部,臀中、小肌覆盖区,为臀部肌肉注射安全区,无重要血管、神经经过,所以行小针刀穿透性切刺较为安全,每次运刀均要求穿透肌纤维瘢痕,也就是所谓的“穿透性切割”,有落空感。以纵行疏通为主,间或横行剥离为辅,直到肌纤维瘢痕有松软感为止。每侧3点切割次数总共达-次以上。出刀后,局部干纱布按压10-20分钟,减少或防止局部淤血。

3.治疗效果:

第一次治疗二周后,病人主诉临床症状减轻60-70%。三周后再行第二次相同方案的治疗,二月之后病人主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体查见右侧肌纤维瘢痕结节消失,左侧仍有2cm长、宽1cm的较松软条索,有轻微压痛,但病人无不适主诉。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4.讨论:

注射性肌纤维瘢痕硬结是一种慢性软组织损伤。病理学显示:反复多次注射的小损伤、小淤血点,逐渐积累成较大范围的、新旧不一的、炎性渗出,纤维细胞增生,粘连,瘢痕形成。许多瘢痕组织都已出现玻璃样变,那里已没有任何血液供应,也没有了神经支配,挛缩后多造成对周围健康组织、血管、神经的压迫、牵拉,引起许多临床症状。

小针刀本质上是一种新型微创外科手术器具,而针刀治疗又是一种闭合性手术,针刀手术的治疗原理是疏通粘连、松解瘢痕、延长挛缩、减张降压等。针刀的切口仅为0.8-1.0mm,这样的切口损伤对于瘢痕硬结组织来说,实际上是打开了与外界交流的良好渠道,这正是这些瘢痕组织所需要的。用针刀在瘢痕组织上切开了很多小孔,之后便开始了一系列的修复过程、凝血过程、免疫应答、细胞增生分化、内皮细胞爬入形成微小血管,进一步彼此沟通相连形成贯通的毛细血管网。瘢痕组织重新出现了血液循环,由少到多,当组织修复到一定程度以后,粘连、瘢痕、挛缩的组织便被全新的、比较正常或完全正常的组织所替代。针刀治疗的这一基本原理在该病例的临床实践中再次得到验证。

本例患者的特殊之处在于,瘢痕硬结条索巨大,常见的针刀治疗2-3下是不可能解决问题的,笔者采取反复密集穿透性切刺法,每点切刺达50次以上,每侧三点总和达-刀之多。间隔三周后行第二次治疗,取得理想疗效。无任何副作用及并发症,没发生皮下及深筋膜下血肿。少量皮质激素(甲强龙40mg)的应用在减少或预防松解后再粘连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

文章来源于网络

⊙注:本文内容仅为公益性分享、研讨之用,内容仅供参考

胜春针刀高级临床带教班点击这里了解详情

胜春针刀精品综合班点击这里了解详情

分享本文章到朋友圈或







































刘云涛做客CCTV品牌影响力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圆梦征程


转载请注明:http://www.oomkg.com/wazlyy/1555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