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道ldquo骨rdquo骨关

年9月17日晚上,由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发起主办的“骨关节炎的阶梯治疗线上论坛”第三期如期而至,来自上海交通大医院王蕾教授作了开场致辞。随着广大中老年人群中骨关节炎的患病人数增多,如何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也给医务工作者带来了巨大挑战。本次论坛邀请到了医院陈立教授以及上海交通大学医医院曾一鸣教授带来踝关节融合术和关节镜在骨关节炎中应用的相关精彩讲座。以下是部分学术精华。

《踝关节融合治疗踝关节骨关节炎》

陈立教授首先介绍了踝关节融合的发展背景及历程,并就交锁髓内钉的优缺点展开了叙述。陈教授指出,交锁髓内钉具有即时稳定、制动时间短、无需植骨,融合率高以及适合骨质疏松与神经损伤患者等优点,同时指出其最大的缺陷在于牺牲了距下关节的活动、降低吸收震荡的能力从而导致后足不能适应不平的地面以及推进力降低。

随后,陈教授通过一个高空坠落致双下肢开放性骨折的病例详细介绍了交锁髓内钉在踝关节融合手术中的实际应用及疗效。

陈教授指出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踝关节融合时间较长,平均融合时间为26周。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的踝关节融合率为65%-%,而交锁髓内钉在踝关节融合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仍需要警惕其所带来的缺陷,应避免损伤血管及神经。因此在行踝关节融合术时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损伤情况制定相应的方案,扬长避短,为患者带来更大的获益。

《关节镜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有效吗?》

曾一鸣教授首先对关节镜手术目的做了简要介绍,并指出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关节镜手术的实际疗效争议较大。

关节镜手术目的

曾教授通过国内外相关文献及研究结果对该争议进行详细介绍。首先就反方论点进行了展述,Moseley等发表在新英兰医学杂志上的一篇研究结果表明关节镜手术在针对术后关节痛无实际疗效且并未增强关节功能,Dawes等和Kerkley等的研究也持有相似的观点。年Jason等对内侧单髁置换术后患者进行了长达22个月的随访,发现关节镜手术无明显疗效,部分研究甚至指出关节镜手术可能会增加TKA术后翻修的风险,但持反对观点因存在部分研究没有对照组、入选标准模糊、统计学方法落后以及影像学评估部确切等问题,需进一步加深研究。同时也有相当比例的学者持正方观点,他们认为关节灌洗在关节功能及疼痛等方面有着良好的预后,相关文献也指出关节镜术后疗效与术前X线表现密切相关,如患者术前X线关节间隙大于1mm,68%在关节镜清理后有着良好的预后,但关节间隙小于1mm时,成功率则下降至29%。

最后,曾教授就关节镜技术在临床中的实际应用做了详细的介绍,并指出关节灌洗、关节清理等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要把握操作指征,如在单间室关节炎、轻度畸形、合并半月板或韧带损伤时的安全性是可靠的,手术效果可达到患者期望值,并强调关节镜仍然是一种有效治疗膝关节病的手术方式。

讨论

1.踝关节韧带修复后需要做哪些康复训练?

踝关节韧带损伤涉及两点:一是踝关节的机械稳定性,二是本体感觉的损伤。康复锻炼需要注意两点:一是增加关节肌肉的力量从而增加踝关节稳定性,二是提高本体感觉。

术后韧带未达到修复期时主张关节活动但应避免负重,训练包括踝关节肌肉力量、柔韧度以及活动范围。后期则需要通过平衡板增强本体感觉的锻炼,提高稳定性。术后锻炼从4周开始,部分期望值较高的患者可至康复科或康复门诊通过特定的器械进行康复训练。

2.距下关节相对正常,但踝关节为终末期骨关节炎,在选择踝关节融合术时,除了要考虑融合率外,还有哪些方法可以推荐?

首先评估距下关节是否稳定,如距下关节无关节炎且关节稳定,首选单纯融合,保留距下关节,尽可能保持生活质量。踝关节融合方法较多,目前国内外众多研究成果表明内固定或外固定的融合率都处于较高水平。

3.骨关节出现什么症状时选择做关节镜?

不同阶段骨关节炎症状不同,早期患者症状多为膝关节周围的疼痛及行走无力、大腿酸痛等,但具体出现何种症状是关节镜手术指征暂无明确界定,医院进行系统的评估,评估影像学表现,包括有无关节损伤、半月板卡压等,如诊断明确排除禁忌,可行关节镜手术。

总结

目前国内外做全膝置换手术的患者多有关节镜手术史,因而常忽略施行关节镜手术增加全膝关节置换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关节镜技术在保膝治疗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因而在针对可能会行关节置换的患者施行关节镜技术需慎重,尤其骨关节炎中后期患者。但对于早期症状较轻、病因诊断明确或者行关节置换可能性较低的患者可利用关节镜技术进行诊治。针对于软骨方面的治疗,多面向55岁以下的患者,如非负重区的软骨移植,临床实际疗效尚可。对于超过60岁的患者,即使施行关节镜手术,也应尽以缩短手术时间,缓解症状为目的。踝关节融合术目前是治疗终末期踝关节骨关节炎的金标准,踝关节置换术虽然发展迅速,但该手术的学习曲线较长,踝关节置换对于创伤性的踝关节炎的病人会出现内外侧软组织紧张和松弛程度不一,同时还需要截骨矫正,以及软组织平衡的患者实际疗效仍缺乏足够的数据,故争论较大。王蕾教授本场大会主席、主持嘉宾上海交通大医院创伤组及运动损伤组主任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全国委员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骨科委员会关节镜学组组长中国肩肘协会组常委美国OTA国际会员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编委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oomkg.com/wazz/1957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