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揭晓腰椎拍了X光片为什么还要做
“
有很多患友朋友会问,我就诊前已经拍了X光片,为什么医生还要给我拍腰椎间盘CT或核磁共振呢?今天就为大家解惑答疑。
”腰椎X光片
腰椎X光片:一般包括正侧、双斜位、过伸过屈位
正侧位片主要是观察腰椎骨骼大体情况,比如说椎体是否有增生、椎间孔、椎间隙是否狭窄、是否存在滑脱等情况;
双斜位片主要是观察是否有峡部裂;
过伸过屈位片主要是观察腰椎的动态稳定性。
腰椎间盘CT
主要是观察腰椎的横断面,看看间盘是否突出、黄韧带是否肥厚、椎间关节是否增生等一系列引起椎管狭窄的因素。
腰椎核磁共振(MRI)
不仅能进行横断面观察,还可以进行矢状位观察,比腰椎CT更加详细细致,同时腰椎核磁共振对软组织有更高的分表率,能够查找腰椎CT不能观察到的信息,比如说矢状位的间盘游离脱垂等等。总结
医生会根据患者不同临床症状、结合自己经验开具不同的检查以明确诊断。每一项检查都有不同侧重点,不存在重复检查或过度检查情况。
形象一点说,比如我们要买房子,X光片类似于在房子外面看看整体构架,大体情况。腰椎CT相当于进入到房子看内部结构。腰椎核磁除了看内部结构,还要看内部装修,这样才能对房子进行全方位了解,最后决定是否购买。
我们在进行临床诊断或腰椎间盘手术时,腰椎X光片、CT、MRI都需要拍摄,医生通过查体,结合影像学资料做出最合理判断,提高手术成功率。
来源:辽医院骨伤科
X线、CT、B超、核磁共振的区别是什么?对于X线、CT、B超、核磁共振这些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很多人分不清楚。现在,我们把身体比作食物,告诉你这些检查如何发挥不同的作用。
X线像把面包压扁了看
X线会穿过人体,遇到被遮挡的部位,底片上不会曝光,洗片后这个部位就是白色的。
就像一片面包或一块棉花,看不到里面的纤维纹理,但用手压瘪了会清晰一些。X线最大缺点是受制于深浅组织的影像相互重叠和隐藏,有时需要多次多角度拍摄X线片。
CT像把面包切片看
CT的检查原理是X线会分层穿过人体,之后通过电脑计算后二次成像,就像把一片面包切成片来看。优点是可以分层看,经计算后可以显示出更多的组织信息。
B超像挑西瓜前敲一敲
B超的原理是用超声波穿透人体,当声波遇到人体组织时会产生反射波,通过计算反射波成像。就像挑西瓜一样,边敲边看显示病灶情况。
核磁共振摇一摇再看
核磁共振机使用较强大的磁场,使人体中所有水分子磁场的磁力线方向一致,这时磁共振机的磁场突然消失,身体中水分子的磁力线方向,突然恢复到原来随意排列的状态。简单说,就相当于用手摇一摇,让水分子振动起来,再平静下来,感受一下里面的振动。所以,核磁共振也被戏说为是摇摇看的检查。
四种方式分别用于何种检查?
就诊时,医生常会开各种各样的影像学检查单:超声、CT、核磁……不少患者会质疑医生故意开高价检查单。其实,医生是依据不同病情选不同影像检查的。
1外伤骨头——粗看X线片,细看CT,核磁看不清
各种外伤,如果怀疑伤到了骨头,优先选择X光照片,检查结果快速易得。若要进一步观察,可以选择CT。超声、核磁对于骨皮髓质等看不大清,一般不选择。
2颈椎腰椎——最佳选核磁,次选CT
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椎间盘疾病需要观察椎间盘与相应的神经根,要想更好观察这些软组织,最优选择就是核磁。同样,对于关节、肌肉、脂肪组织检查,核磁也是首选。
3胸部——粗看X线片,细看CT,看肺不要选核磁X线胸片可粗略检查心脏、主动脉、肺、胸膜、肋骨等,可以检查有无肺纹理增多、肺部钙化点、主动脉结钙化等。
胸部CT检查显示出的结构更清晰,对胸部病变检出敏感性和显示病变的准确性均优于常规X线胸片,特别是对于早期肺癌确诊有决定性意义。但是CT检查的辐射剂量高于X线。核磁对于肺部疾病的诊断,应用非常有限。
4腹部盆腔——除肠道外,一般超声都能检查腹腔器官受呼吸影响较大,进而影响到CT、核磁成像,而超声不会因此受影响。同时,超声对肝脏、脾脏、胰腺、肾脏、盆腔等器官诊断准确率较高。
但是超声受气体干扰很大,对于肠道等含气较多的器官,超声诊断准确率会降低。
5心脏——排除冠心病用CT,看心功能用超声常规的心脏结构与功能检查,心脏彩超所提供的信息已经较为充分,又简单易行。
用CT可检查冠状动脉,但冠脉CT检查辐射量较大,不适合作为常规体检。核磁虽无电磁辐射,但对冠状动脉的观察不及CT。心脏核磁则是评价心脏结构和功能的“金标准”。
END
觉得好,底部点赞↓↓↓
领先不只是一种愿景
领先是一种气度
领先不仅是快人一步
领先需要不断自我超越
医院
起步从未止步
努力打造
同行认可政府放心百姓信赖
医院
文章内容无法针对您的个人状况,医院骨科专家沟通,以更好的帮您解决问题。
备注:文章内容、图片转自“医学之声”
转载请注明:http://www.oomkg.com/wazz/19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