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骨关节炎阶梯治疗概要
保膝治疗是最近非常热的话题,它的主要目的是如何选择手术方式来更好的保留患者自身的膝关节,从而避免过早的进行关节置换。今天,我们不妨将这个概念进一步延伸,在手术治疗膝骨关节炎之前,我们还可以做什么?这就是膝骨关节炎阶梯治疗的概念,根据疾病发展的进程,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达到治疗目的。它包括的的内容较多,本文只列出治疗概要,具体治疗方法会在以后的文章中陆续介绍。
膝骨关节炎阶梯治疗主要包括教育、物理治疗、减轻体重、药物治疗、关节镜下清理、截骨术、单髁置换术、全膝关节置换术等。
1非药物治疗
病人教育:可以使病人减少焦虑,更好的理解疾病的原因并形成自我管理能力。
物理治疗:只适用于骨关节炎的早期,包括支具、锻炼、教育、电刺激、超声波等。锻炼计划有增强力量、耐力和运动范围等,它可以维持功能,减少水肿、刺激伸屈反射和为主动运动做准备。适当的耐力练习包括骑自行车、游泳和低冲击的有氧运动。高冲击活动,如慢跑对于骨关节炎的进展具有不确定性。
减肥:超重的患者提倡减肥。减少1磅的自重会减轻3-4磅的膝关节负荷。
其它方法:瑜珈、膝关节支具、绷带、拐杖、水疗、电疗、热疗、超声波、干扰疗法、经皮电刺激神经疗法、针灸、冷冻疗法。
2
药物治疗
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阿片类药物等
非甾体类抗炎药:AAOS强烈建议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有症状的骨关节炎,有非选择性非甾体类抗炎药和选择性COX-2抑制剂。此外还有注射用皮质类固醇药物。
软骨保护因子:有玻璃酸、氨基葡萄糖、软骨素和一些营养制品,如超氧化物歧化酶(奥古蛋白),IL-1受体拮抗剂、腺苷蛋氨酸等。
未来的药物:COX抑制一氧化氮供体(CINODs)、干细胞、生长激素、富含血小板的血浆(PRP)。
其它疗法:肉毒杆菌毒素、整体疗法、增生注射疗法、艾炙等。
3
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
在关节镜下清理膝关节内增生的滑膜,去除增生的骨赘,处理软骨剥脱,修整半月板,冲洗炎性因子,减轻膝关节炎病理改变。但其效果并不被广泛肯定。
4
截骨术
截骨手术一般是指在胫骨高位(HTO)将胫骨截断后撑开一定角度,矫正膝内翻畸形,使膝关节力线向外移动,从而减轻内侧关节面的压力,达到治疗目的。它适用于胫骨内翻角度大、关节内软骨面磨损小、韧带要求不高、年龄相对较小、有中高度活动要求的患者。手术技术有内侧开放楔、外侧闭合楔、圆顶截骨、矢状位畸形的矫正等。此外还有股骨远端截骨术(DFO)和近来兴起的腓骨近端截骨术。
5
单髁置换手术(UKA)
单髁置换手术(UKA)是指单纯的只对单一间室进行关节重建,一般多为内侧间室的单髁置换手术,是部分膝关节置换中最常用的术式。适用于关节内软骨面磨损较重或者“骨磨骨”、关节内翻畸形较小、韧带功能良好、年龄较大、有中度活动要求的患者。它是部分膝关节置换(PKA)一种,PKA是指分部置换胫股关节同时换或不换髌骨或髌股关节。现在也有单独髌股关节置换、双间室(BCA)、三间室(TCA)的置换手术,BCA是指置换内侧或外侧间室同时置换髌股关节。UKA中还有同时行ACL重建的,内侧UKA又分为固定平台和活动平台的置换。此外还有双髁置换、前后交叉韧带保留膝关节置换。
6
全膝关节置换术(TKA)
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是指对胫股关节置换同时伴或不伴有髌骨表面置换的手术方式,适用于严重的膝骨关节炎。基于是否保留后交叉韧带,TKA的假体又分为后交叉韧带保留型(CR)和后交叉韧带替代型又叫后稳定型(PS)。此外还有定制型假体、后交叉韧带牺牲型假体、活动平台假体;骨水泥型和非骨水泥型全膝置换。手术技术有软组织平衡、间隙平衡、测量截骨、关节内外畸形的处理、计算机导航技术、机器人技术等。
膝骨关节炎的发展是由轻到重的,因此与其对应的治疗也应是有区别有阶梯的,上述提到的各种方法正是这个阶梯的一部分,我们在治疗时,应该因人而异,分清病情轻重,实施阶梯治疗,不应厚此薄彼,只重手术不重保守,只重全膝置换不重关节清理、截骨或单髁手术。现在的矫形外科医生应该是一个全面手,这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服务于患者,使其得到最佳的治疗,获得最好的效果。
我们的团队
关节微创与运动医医院新成立的重点专科。目前科室拥有国际先进的关节器械及高清关节镜,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特点。注重关节疾病的微创和阶梯治疗,在省内率先开展了,膝关节半月板、前后交叉韧带等关节镜下修复重建手术;肩袖损伤、肩关节不稳、肩关节复发性脱位、肩盂唇损伤、Bankart损伤、肩峰撞击综合征、冻结肩及粘连性肩关节囊炎、距骨骨坏死、踝关节撞击及不稳、髋关节撞击综合征关节镜下治疗;肩关节置换;膝关节单髁置换;膝关节周围截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早期微创治疗。还开展了肘、腕小关节镜下手术,同时在髋膝关节置换术上也具有独特优势,对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累及髋膝关节等疑难病症的诊治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是运用关节镜技术在骨性关节炎序贯治疗方面效果突出。为省内关节镜开展种类最齐全的科室,治疗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目前拥有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2人、医师3人,硕士生导师1人;承担山西省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一般项目及回国人员科研项目6项,软科学1项,参与国家自然基金1项。发表学术论文50篇。
学科带头人
张宇明,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山西省百千万卫生人才工程首批领军人才,中华医学会山西省运动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关节外科专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山西省骨科分会关节外科学组、关节镜学组、保膝学组委员;国际关节镜、髋膝关节外科及运动医学学会(ISAKOS)委员;亚太地区髋膝关节、关节镜、运动医学学会(APKASS)会员;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骨与软组织肿瘤学组委员;山西省运动医学协会常委;山西省医学会全科医学专业委员会及山西省科学普及委员会委员。
年白求恩医科大学毕业,-年在北京大学骨关节病研究所,北医三院运动医学研究所学习人工膝关节置换及关节镜运动损伤、运动康复等内容。-年公派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NordrheinWestfalen)关节病中心作访问学者,系统学习人工肩、髋、膝关节置换及关节镜下微创治疗肩、肘、髋、膝、踝关节疾病,同时进行老年性关节退变、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相关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年4月-7月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中心高级临床访问学者,主攻肩、肘、髋、膝、踝关节人工关节初次置换、翻修手术及关节镜运动损伤、康复等方面临床研究。
自年回国后独立开展微创人工髋、膝关节置换与翻修及关节镜下肩关节、肩袖损伤修补缝合术,“肩周炎”镜下松解术,肩关节习惯性脱位,Bankart损伤重建术,膝关节关节清理、游离体摘除术,半月板撕裂,fax-fix缝合前、后交叉韧带及多发韧带损伤Ⅰ期重建,复发性髌骨脱位镜下髌股韧带重建以及髋关节、肘关节、踝关节等相关疾病的微创手术治疗。其中肩关节疾病关节镜下治疗在我省最先全面开展。目前累计手术约余例,无1例出现相关并发症或引起运动功能障碍,得到患者的广泛好评。
先后得到省科技厅“关节软骨损伤的研究”,省留学办“糖尿病肩周炎的研究”,省人社厅回国人员择优资助项目“肩周炎成因的相关病理研究”的项目资助。共发表论文20余篇,主编专著1部,参编专著3部。
专业特长:人工肩、肘、髋、膝、踝关节置换、翻修;肩、肘、腕、髋、膝、踝关节镜微创技术;关节周围骨折与运动损伤康复。
团队成员
高俊,主任医师。年毕业于山西医学院,同年医院骨科,年在医院学习手显微外科专业,现为山西省医学会华北地区手外科学组委员。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篇,《中华手外科杂志》1篇。擅长创伤手显微外科。
张登君,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毕业于第一军医大学,从军12年,从医17年,山西省运动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医院医院学习了骨关节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擅长于髋膝关节阶梯治疗;无痛、微创髋膝人工关节置换;运动损伤微创治疗;肩、髋、膝关节镜下治疗;颈腰椎退变性疾病;关节周围骨折。尤其擅长无痛、快速、微创的髋膝人工关节置换;肩袖损伤、肩关节不稳、肩关节复发性脱位、肩盂唇损伤、Bankart及骨性Bankart损伤、肩峰撞击综合征、钙化性肩袖肌腱炎、冻结肩及粘连性肩关节囊炎、肩锁关节脱位、肱骨大结节骨折、肩盂骨折等的肩关节镜下微创治疗;髋关节撞击综合征(髋臼股骨撞击综合征)、髋关节盂唇损伤、关节游离体关节镜下治疗等。发表学术论文10篇。现承担山西省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一般项目3项,软科学1项,参与国家自然基金1项。
郝永壮,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山西医师协会骨科分会关节微创专业委员会委员,擅长各种骨关节疾病以及各种运动损伤的诊治等。在国内外各级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
赵晓宝,住院医师,山西医科大学毕业。专业方向骨关节微创与运动医学
侯昂扬,硕士研究生在读,年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山西医科大学骨外科学研究生。医院关节微创与运动医学科张宇明教授。
陈凯鹏,住院医师。毕业于山西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从事骨关节与运动医学专业。
精彩回顾
科普丨冻结肩关节镜下°关节囊松解技术
科普丨肩痛的常见原因
科普丨膝关节保卫战怎么打?
两肩担道义,妙手如佛心
○
骨康医话
○
医学科普·典型病例·医生故事
长按上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oomkg.com/wazz/20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