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急救
创伤急救
创伤急救的目的:维持伤员生命,避免继发性损伤,防止伤口感染
创伤急救的四大步骤:止血、包扎、固定、转运
保持呼吸道通畅,止血、包扎,固定,伤员转运是外创急救的五项基本技术。一旦创伤发生,现场人员应立即联系急救医疗机构,同时要迅速、沉着地开展现场抢救。
创伤院前急救的基本原则:
(1)批量伤员出现时,快速创建一条安全有效的快速抢救通道;
(2)先救命后治伤,先重伤后轻伤,先抢后救,抢中有救,尽快使患者脱离事故现场;(先抢后救,先重后轻,先急后缓;先近后远;先止血后包扎,再固定后搬运;持续监护,救治同步;)
(3)控制出血,快速后送;
创伤急救的原则和判断:
1.创伤急救原则上是先抢救,后固定,再搬运。
2.注意采取措施,防止伤情加重或污染。医院救治的,应立即做好医院救治。
3.抢救前先使伤员安静躺平,判断全身情况和受伤程度,如有无出血,骨折和休克等。
一.保持呼吸道顺畅
1.清除口鼻咽喉中堵塞物
2.处理舌后坠等
3.气管切开
二.止血:
成人的血液约占其体重的8%,失血总量达到总血量的20%以上时,伤员出现脸色苍白,冷汗淋漓,手脚发凉,呼吸急促,心慌气短等症状,脉搏快而细,血压下降,继而出现出血性休克。当出血量达到总血量的40%时,就有生命危险。
出血的种类:
按出血部位分:
1.内出血:身体深部组织或内脏损伤出血,血液流入组织或者体腔内,不易为人们发现,更为危险。
2.外出血:体表的伤口出血,容易发现
按损伤血管分:
1.动脉出血:量大鲜红,呈喷射状搏动性
2.静脉出血:暗红色,持续从伤口外溢
3.毛细血管出血:鲜红的点,片状渗血
各种出血中,以动脉出血最为危险,必须及时止血。
止血的方法:
1.指压法止血:用手指压迫出血伤口近心端动脉,利用大拇指的压力将出血伤口的供血动脉压向骨骼,达到临时止血目的。适用于头、颈、四肢部的动脉出血。特点是:止血快速,效果好,持续时间短。
头顶出血压迫法:在伤侧耳前,对准下额关节上方,用拇指压迫颞浅动脉
面部出血压迫法:用拇指压迫下颌角处的面动脉。
头颈部出血压迫法:方法是用拇指将伤侧的颈总动脉向后压迫,但不能同时压迫两侧的颈总动脉,否则会造成脑少血坏死。
腋窝和肩部出血压迫法:在锁骨上窝对准第一肋骨用拇指向下压迫锁骨下动脉
上、前臂出血压迫法:一手将患肢抬高,另一手用拇指压迫上臂内侧的肱动脉
手掌出血压迫法:用两手指分别压迫腕部的尺动脉、桡动脉
下肢出血压迫法:用两手拇指重叠向后用力压迫腹股沟中点稍下方的股动脉。
足部出血压迫法:用两手拇指分别压迫足背母长肌腱外侧的足背动脉和内踝与跟腱之间的胫后动脉。
手指出血压迫法:在手指近节根部两侧用拇、食指相对夹住指间动脉。
2.加压包扎止血:多用于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出血;也可用于四肢关节等处动脉出血(屈肢加垫),有骨折不能用。用消毒纱布或干净的毛巾、布块折叠成比伤口稍大的垫盖住伤口,再用绷带或折成条状布带或三角巾紧紧包扎,其松紧度以能达到止血目的为宜。注意:松紧度,包扎时先抬高患肢,包扎范围要超过伤口2-3横指,从肢体远端向近心端包扎。
3.止血带止血:适用于四肢部动脉出血。用于四肢大血管出血而加压包扎无效者
橡皮止血带止血法:常用一条长约1米的橡皮管,先用绷带或布块垫平上止血带的部位,两手将止血带中段适当拉长,绕出血伤口上端肢体2至3圈后固定,借助橡皮管的弹性压迫血管而达到止血的目的。
布条止血带止血法:常用三角巾、布带、毛巾、衣袖等平整地缠绕在加有布垫的肢体上,拉紧或用“木棒、筷子、笔杆”等拧紧固定。
气囊止血带止血法
弹力带止血法
4.止血带代用品止血:常用三角巾、布带、毛巾、领带、回巾、衣袖等。
5.屈肢加垫止血法:适用于四肢非骨折性创伤的动脉出血的临时止血措施。当前臂或小腿出血时,可于肘窝或腘窝内放纱布、棉花、毛巾作垫,屈曲关节,用绷带将肢体紧紧地缚于屈曲的位置。用于肘窝,腋窝,腘窝,腹股沟等出血。在该处加纱块棉垫将肢体固定于内收或屈曲位。
6.抬高伤肢法:将受伤的肢体抬高使出血部位高于心脏,降低出血部位的血压而减少出血,适用于四肢的毛细血管和小静脉出血,在其他情况下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方法。
7.填塞止血法:用消毒的纱布,棉垫等敷料填塞在伤口内,再用绷带或三角巾加压包扎,松紧度以达到止血为宜,常用于颈部、臂部等较深伤口。
上止血带注意事项:
1.止血带适用于四肢动脉大出血,轻微出血不宜使用;
2.上止血带不宜直接扎在皮肤上;止血带要绑扎在伤口的近心端,并要在肢体周围垫上软布。
3.上止血带后,应做好明显标志,注明用止血带的时间、部位、放松止血带的时间和重用止血带的时间等。派专人护送,並向接收医护人员叫交待查清楚;
4.上止血带时间过长,每隔一小时,应放松2—3分钟,并暂时改用压迫止血法,以免引起肢体缺血而发生坏死,但上止血带的最长时间不宜超过3小时。
5.上肢止血时,应避开上臂的中1/3处;下肢出血时止血带扎在大腿靠近伤口的近心端。
6.不能用铁丝、细绳索、线等替代止血带。
内出血处理:
对有内出血(或可疑)的伤员,应保持安静不动,头底足高体位,有条件先输液,医院抢救。
三.包扎:
作用:压迫止血,保护伤口,减少感染。固定骨折,减轻疼痛、防止刺伤血管、神经等,加压包扎还有压迫止血的作用,有利于搬运转送。
注意:
1.清除伤口表面的异物。对大血管附近的骨折不要轻易移动,以免再次出血。
2.包扎要求动作轻、快、准、牢
3.包扎前要弄清包扎的目的,以便选择适当的包扎方法,并先对伤口作初步的处理
4.包扎的松紧要适度,过紧影响血液循环,过松会移动脱落
5.包扎材料打结或其他方法固定的位置要避开伤口和坐卧受压的位置
6.为骨折制动的包扎应露出伤肢末端,以便观察肢体血液循环的情况
根据不同的材料和不同的伤情选用不同的包扎方法。
三角巾及其不同折法:燕尾式、带式(图)
常用的包扎方法:
绷带包扎法:
1.环形包扎法:用于胸腹和四肢小伤口。操作方法:将绷带作环形缠绕,第一圈作环绕稍呈斜形,第二圈应与第一圈重叠,第三圈作环形。
2.螺旋型包扎法:适用于四肢和躯干等处。操作方法:使绷带螺旋向上,每圈应压在前一圈的1/2处。
3.螺旋反折法:用于四肢粗细不均部位包扎,如小腿、前臂。先作螺旋状缠绕,待到渐粗的地方就每圈把绷带反折一下,盖住前圈的1/3~2/3,由下而上缠绕用于四肢包扎。
4.“8”字环形包扎发:手腕、肘、肩、髋、膝、踝关节的包扎。本包扎法是一圈向上,再一圈向下,每圈在正面和前一周相交叉,并压盖前一圈的1/2。
5.回反法:多用于头和断肢端。操作方法:用绷带多次来回反折。第一圈常从中央开始,接着各圈一左一右,直至将伤口全部包住,用作环形将所反折的各端包扎固定。此法常需要一位助手在回反折时按压一下绷带的反折端。
三角巾包扎法:三角巾帽式包扎、双眼三角巾包扎、侧胸部三角巾包扎、手部三角巾包扎、肩部三角巾包扎(图)
1.头部帽式包扎法:将三角巾的底边向内折叠约两指宽,干放在前额眉上,顶角向后拉盖头顶,将两底边沿两耳上方往后干拉至枕部下方,左右交又压住顶角绕至前额打结固定。
2.头、耳部风帽式包扎法:将三角巾顶角打一个结,置于前额中央,头部套入风帽内,向下拉紧两底角,再将底边向外反扎2--3指宽的边,左右交又包绕兜住下颌,绕至枕后打结固定。
3.三角巾眼部包扎法:包扎单眼时,将三角巾折叠成四指宽的带状,斜置于伤侧眼部,从伤侧耳下绕至枕后,经健侧耳上拉至前额与另一端交叉反折绕头一周,于健侧耳上端打结固定。包扎双眼时,将带状三角巾的中央置于枕部,两底角分别经耳下拉向眼部,在鼻梁处左右交又各包一只眼,成“8”字形经两耳上方在枕部交叉后绕至下颌处打结固定。
4.三角巾胸部包扎法:将三角巾的顶角置于伤侧肩上,两底边在胸前横拉至背部打结固定,后再与顶角打结固定。
5.三角巾腹部包扎法:将三角巾顶角朝下,底边横放腹部,两底角在腰后打结固定,顶角内两腿间拉至腰后与底角打结固定。
6.燕尾巾肩部包扎法:单肩包扎时,将三角巾折成约80度夹角的燕尾巾,夹角朝上,向后的一角压住向前的角,放于伤侧肩部,燕尾底边绕上臂在腋前方打结固定,将燕尾两角分别经胸、背部拉到对侧腋下打结固定。包扎双肩时,则将三角巾折叠成两尾角等大的双燕尾巾,夹角朝上,对准颈后正中,左右双燕尾由前向后分别包绕肩部到腋下,在腋后打结固定。
7.三角巾膝、肘部包扎法:包扎膝、肘部时,将三角巾扎叠成比伤口稍宽的带状,斜放伤处,两端压住上下两边绕肢体一周,在肢体内侧或外侧打结固定。
8.三角巾手、足部包扎法:包扎手、足时,将三角巾底边横放在腕(踝)部,手掌(足底)向下放在三角巾中央,将顶角反折盖住手(足)背,两底角交又压住顶角绕肢体一圈,反折顶角后打结固定。
9.三角巾臀部包扎法:将三角巾顶角朝下放在伤侧腰部,一底角包绕大腿)根部与顶角打结,另一底角提起围腰与底边打结固定。
多条带包扎法:头面小创面和胸腹包扎
急救包包扎法:头胸开放损伤
网套包扎
几种特殊伤口的包扎:
1.内脏脱出
2.利器贯穿伤
3.开放性气胸
4.断肢(指、趾)及肢体残端的处理
5.体腔脏器膨出包扎法:用无菌治疗碗或绷带、棉垫等制成圈保护
6.其它:如开放骨折外露部份不要还纳。
四.骨折固定
目的:骨折,脱位,肢体挤压伤和严重软组织损伤要可靠地固定。通过固定来限制伤肢活动,达到避免进一步损伤和并发症,减轻伤员痛苦、预防痛性休克,便于伤员搬运的目的。
注意:开放损伤,先止血、包扎、后固定骨折端;材料采用树、木、竹等,加垫防皮肤压伤;肢体远端要露出,以便观察血循环。加垫:在骨突处要用棉花或布块等软物。不乱动骨折的部位:防止骨断端刺伤神经、血管,外露的断骨不能送回伤口内。固定、捆绑的松紧要适度。
骨折的症状:
1.一般症状:局部肿胀、疼痛。如伤处还有环形压痛,纵轴叩击痛等症,则骨折可能性较大;
2.特异性症状:骨擦音,畸形,异常活动或明显的功能障碍等。
固定的材料:
1.夹板,是最常用的固定材料,其长寛要与伤肢相适应。敷料,颈托,颈围或器具。
2.无夹板时,可用树枝、木棒、竹片、硬纸板等来替代。
3.亦无替代材料时,也可把断肢固定于健侧肢体上。
固定的方法:
1.上肢固定法:(讲解示范)(肱骨骨折固定法、桡、尺骨骨折固定法、手指骨骨折固定法)
2.下肢固定法:(讲解示范)(胫骨、腓骨骨折固定法、股骨骨折固定法)
3.锁骨固定法:(讲解示范)
4.其他部位的固定。
前臂骨折的固定方法:有夹板时,可把两块夹板分别置放在前臂的掌侧和背侧,可在伤员患侧掌心放一团棉花,让伤员握住掌侧夹板的一端,使腕关节稍向背屈,然后固定,再用三角中将前臂悬挂于胸前。无夹板时,可将伤侧前臂屈曲,手端略高,用三角巾悬挂于胸前,再用一条三角巾将伤臂固定于胸前。
上臂骨折的固定方法:有夹板时,可将伤肢屈曲贴在胸前,在伤臂外侧放一块夹板,垫好后用两条布带将骨折上下两端固定并吊于胸前,然后用三角巾(或布带)将上臂固定在胸部。无夹板时,可将上臂自然下垂用三角巾固定在胸侧,用另一条三角巾将前臂挂在胸前。
小腿骨折的固定方法:有夹板时,将夹板置于小腿外侧,其长度应从大腿中段到脚跟,在膝、踝关节垫好后用绷带分段固定。无夹板时,可将两下肢并列对齐,在膝、踝部垫好后用绷带分段将两腿固定。
大腿骨折的固定方法:将夹板置于伤肢外侧,其长度应从腋下至脚跟,两下肢并列对齐,垫好膝、踝关节后用绷带分段固定。无夹板时亦可用健肢固定法。
固定的注意事项:
1.伤肢有明显出血应先止血。
2.应将跨伤处上下关节一起固定。
3.肢体突出部位固定包扎时应加软垫。
4.现场固定时,不得进行整复,不能回纳外露断骨。
5.固定包扎时松紧应适宜,並应露出指(趾)末端,以便观察血运情况。
五.伤员搬运
伤员经现场急救处理后,应尽快用合适的方法搬运至交通工具上(或直接),医院作进一步抢救治疗。急救人员应考虑的因素---伤者伤势,必须在原地检伤、包扎止血及简单固定后再搬运。
转运伤员的注意事项:
(1)凡怀疑有脊柱、脊髓伤者,搬运前先固定。搬动时将伤者身体以长轴方向拖动,不可从侧面横向拖动
(2)严密观察伤者生命体征,维持呼吸通畅,防止窒息,注意保暖
次序:先转送危及生命的伤员,然后是开放性损伤和多发骨折的病人,最后转送轻伤员。
方法:上肢损伤病人鼓励自己行走,下肢损伤者固定后再搬运,轻者可搀扶、抱扶和背负。
常用搬运方法:(图)
1:徒手搬运:适用于病情较轻且搬运距离短。
单人搬运:搀扶、背、抱等;
双人搬运:人椅式、平托式、拉车式等;
多人搬运:用平卧托运
2:器械搬运:担架及其代用品搬运。
用于病情较重,路途较远又不适合徒手搬运的伤员。常用搬运工具有帆布担架、绳络担架、被服担架、门板、床板以及铲式、包裹式、充气式担架。伤员上担架时,要由3--4人分别用手托伤员的头、胸、骨盆和腿,动作一致地将伤员平放到担架上,并加以固定。不同的病情选用不同的担架和搬运方法,如上肢骨折伤员多能自己行走,可用搀扶法。下肢骨折伤员可用普通担架搬运,而脊柱骨折时则要用硬担架或木板,并要填塞固定,颈椎和高位胸脊椎骨折时,除要填塞固定外,还要有专人牵引头部,避免晃动。
脊柱骨折的固定搬运:
脊柱的组成:
1.脊柱是由24块脊椎骨加上骶骨、尾骨依靠软骨、韧带和小关节连接而成
2.贯穿脊柱的椎管内有一重要的中枢神经组织--脊髓,上--穿过枕骨大孔和大脑相连,下--分出若干脊神经通向整个躯体和四肢。
脊柱骨折的后果:
因脊柱的结构组成与四肢骨不同,骨折后如处理不当,容易造成严重的后果。脊柱的骨折部位一旦移位,致使椎管内的脊髓受损伤或断裂,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外伤性截瘫。
脊柱骨折固定搬运的要点:
严防受伤脊柱弯曲、扭转或暴力牵拉,应使用硬质担架或木板搬运。
脊柱骨折固定搬运的方法:
不得用软担架和徒手搬运。固定时,由3--4人用手分别扶托伤员的头、肩、背、臀、下肢,动作一致将伤员抬到硬木板上。颈椎骨折时,伤员应仰卧,尽快给伤员上颈托,无颈托时可用砂袋或衣服填塞头、颈部两侧,还要有专人牵引头部,防止头左右摇晃。
搬运与转送(特殊病人):
1.昏迷、气胸—平卧式
2.脊柱骨折—3人采用平卧式搬运法
3.颈椎骨折—牵引头部头颈、躯干长轴一致,头颈两侧用砂袋等垫好固定
4.骨盆骨折—多头带或绷带包扎骨盆臀部两侧也要用软垫垫好
要求:搬运要平稳、舒适、迅速、不倾斜少震动,动作轻柔。带氧气、急救药品,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和瞳孔、神志。
搬运要求:
1.动作轻巧、安全、有效、减轻痛苦,减少损伤。
2.先作好止血、包扎、固定后,再转运。
3.移动病人时注意保护受伤部位的,要注意托好病人头、肩、背、腰、臀及下肢。
4.做好转运前的准备工作,对各种导管、急救仪器保护好并固定安全放置。
5.转运过程中随时观察病情。
6.搬运在平地、上下坡、上下楼梯应趋于水平状态
7.多人搬运或抬起担架时要注意统一口令统一行动。
鍖椾含娌荤枟鐧界櫆椋庢瘮杈冨ソ鐨勫尰闄?鐪嬬櫧鐧滈鐨勫尰闄㈠摢涓ソ转载请注明:http://www.oomkg.com/wazz/5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