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债券市场连通市场流动性

发展债券市场连通市场流动性

5月份前20天四大行新增贷款投放仅340亿元。从企业的情况来看,经营状态低迷,同时行业利润率下滑,难以承受银行贷款本钱,企业的融资需求正在减弱,尤其是中长期融资需求不足。银行间市场与实体经济融资市场流动性分化明显。  由于经济增速放缓,宏观调控政策正进行预调微调,如前期央行展开逆回购、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等,这些政策对银行间市场流动性产生了吹糠见米的效果,但是实体经济流动性还没有出现明显改进。这1流动性分化矛盾的背后是货币政策传导到实体经济的时滞效应。要减缓流动性矛盾白癜风可以医治吗,就要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重点是疏通银行间市场和实体经济融资市场之间传导的渠道。银行间市场是以银行、保险公司、基金等为代表的各类机构投资者参与的市场,是机构资金头寸调配的场所。实体经济融资市场是以信贷、债券、股票等各类融资方式满足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银行间市场与实体经济融资市场的传导,主要是通过金融机构利用各类融资工具实现的。在我国的金融体系下,作为社会资金的集结中心,商业银行是传导任务的主要承担者,但是商业银行固有的经营特点和当前的利率机制决定了商业银行并不是是最好和最有效率的传导者。  首先,商业银行遭到本钱制约。信贷、票据、债券都是商业银行的资金运用情势,存款则是主要的资金来源情势,资金运用一定遭到资金来源本钱的制约。对普通存款,存款基准利率是商业银行的本钱下限。而诸如保险公司的协议存款、基金的同业存款和国库招标存款等其他存款情势,在存款争取的大背景下,其存款利率大大高于普通存款,这些都是商业银行资金运用时所需推敲的本钱问题。此外在金融脱媒的趋势下,商业银行还将面对本钱上升的问题。其次,商业银行遭到贷款利率的限制。虽然贷款利率上浮幅度放开,但是下限利率依然有效,信贷价格向下刚性也赐与信贷情势进行资金运用造成了一定限制。再次,商业银行难以实现及时性的资金调配。由于商业银行资金量非常庞大,为了控制风险,需规定各种资金运用方式的资金占比,虽然这一占比会不断调解,但是调解需要较长时间,不可能根据市场变化即时调解。在货币政策的预调微调下,商业银行可支配资金增加,却依然要遵照此前制定的投资计划,没法根据供需变化及时调解,从而也造成了传导时滞。  商业银行固有的一些特点影响了两个市场连通,造成了流动性分化的矛盾,要减缓这类矛盾,需要疏通两个市场的传导渠道。第一,继续推动利率市场化进程。无论是商业银行本钱向下刚性,还是收益向下刚性,都与利率市场化还没有完全推动有关。银行在存贷基准利率的保护下,资金运用也一定存在刚性区间。利率市场化的推动可促使商业银行经营更加自主,从医治白癜风的土方法而加快传导效率。第二,丰富企业融资工具,积极发展债券市场。商业银行的信贷行动受制于存贷基准利率和信贷范围,市场化程度较低,制约了其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效率。只有提高融资方式的市场化程度,不同市场的资金利率关联性加强,才可到达有效、快速的传导。信誉债市场目前已实现利率市场化,且市场参与者广泛,市场容量庞大,如果大力提升企业债券融资占比,将可以有效地推动两个市场流动性的互通性。第三,大力发挥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资金融通作用。除商业银行之外,银行间市场的非银行金融机构都可以成为连接两市场的连接者,如基金、券商、信托等银行间市场投资者经营方式灵活,市场化程度高。丰富银行间市场投资者结构、鼓励各类投资者参与银行间债券市场,可充分调动非银行金融机构在连通不同市场、传导货币政策等方面的作用,化解流动性矛盾。



转载请注明:http://www.oomkg.com/wazz/70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