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膦酸盐治疗骨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本文原载于《中华骨科杂志》年第21期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临床常见病,主要病理改变是软骨退变损伤、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反应性增生[1,2,3],当关节功能严重丧失时,可行关节置换手术。然而,OA发展缓慢,常采用保守治疗,但均为姑息治疗,目前尚无有效的治愈方法。OA的保守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治疗、消炎镇痛治疗和软骨保护剂治疗。
近年来,关于OA的发病机制有许多新观点,主要认为OA发生除软骨先退变损伤进而导致软骨下骨改变外,还可以软骨下骨先出现骨代谢异常进而导致软骨损伤(软骨附着的生物力学结构异常)[4,5,6]。另外,有研究发现,在OA患者中软骨下骨改变涉及破骨细胞异常,因此可采用破骨细胞抑制剂——双膦酸盐(Bisphosphonates,BPs)治疗OA。
本文以"双膦酸盐"、治疗"、"骨关节炎"、"bisphosphonates"、"osteoarthritis"、"treatment"、"subchondralbone"、"chondrocyte"、"cartilage"等作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PubMed、WebofScience等数据库进行检索,重点纳入近3~5年的文献,检索语种是英文和中文;共查阅文献篇,其中英文篇,中文篇。
文献纳入标准:①期刊论文和会议论文;②研究内容与双膦酸盐治疗OA有关,包括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③可获得全文的文献;④同类型的文献纳入证据等级高的文献。排除标准:①无法获得全文的文献;②信稿、报告类文献;③质量较低、证据等级不高的文献;④中、英文重复发表文献。依据纳入及排除标准,最终纳入质量较高相关文献42篇(图1),对双膦酸盐治疗OA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图1纳入文献流程图
一、软骨下骨改变对OA发生的影响
OA发生过程中,软骨和软骨下骨一直是研究靶点。年,Sharma等[3]提出:软骨和软骨下骨是一个整体功能单元,两部分在局部生物力学、细胞分解代谢和合成重塑中关系密切,软骨和软骨下骨通过多种信号通路调节保持关节功能稳态;部分OA患者中,软骨下骨的改变不是OA的继发改变,而是导致OA发生或加速病变严重的原因。
OA的典型特征是软骨软化、纤维化、侵蚀,并存的特征是骨赘形成、软骨下骨重塑、滑膜退变[6]。Boyd等[7]报告创伤性(膝前十字韧带断裂)OA早期发生软骨病理改变和软骨下骨硬化前会出现持续的软骨下骨骨代谢变化(骨转化异常、骨丢失增加、骨重塑失衡),这种变化可导致软骨下骨异常致密,进而引起软骨附着的力学基础发生异常。因此,OA早期变化与软骨下骨骨代谢异常变化关联密切。Burr和Gallant[8]报告在前十字韧带损伤的膝关节OA患者中,膝关节骨密度较正常组显著下降。
生物力学研究发现,软骨的改变与软骨下骨提供的应力分布关系密切[9],当软骨下骨及其毗邻的多孔结构发生骨代谢异常时,软骨载荷分布显著变化,关节周边软组织机械性能显著异常,软骨退变显著增加[10,11]。Roemer等[9]明确提出:OA的发生应该治疗白癫疯需要多少钱北京哪有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oomkg.com/wacs/16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