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关节容易痛,如何避免类风湿关节炎
济南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4324215.html
类风湿关节炎和骨关节炎都以中老年女性居多,又有相似的发病部位,早期症状不明显时容易相互混淆。类风湿关节炎以药物治疗为主,早期是治疗的“机会窗”,而早期的骨关节炎则不一定需要药物治疗,所以二者在治疗上差异极大,一旦混淆,误诊误治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那么,对于有关节疼痛的中老年女性,如何区分是类风湿关节炎还是骨关节炎呢?发病人群、关节、症状,相似但有区别!01/发病人群虽然两种疾病都以中老年女性最为常见,但发病人群还是存在差异。类风湿关节炎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0.32%~0.36%,粗略计算我国类风湿关节炎约有万。类风湿关节炎可见于任何年龄,但以30~50岁为发病高峰期,其中女性的患病率为男性的2~3倍,因此中年女性要格外提防。骨关节炎也可发生于各个年龄,但以老年人多见。在我国,40~60岁人群骨关节炎发病率为10%~17%,而到了60岁以上,发病率增至50%。骨关节炎以膝关节最为常见,60岁以上人群中,9.6%的男性和18.0%的女性患有症状性膝骨关节炎,保守估计膝骨关节炎患者人数超过0万。骨关节炎要比类风湿关节炎更为常见,因此早期类风湿关节炎容易被误诊为骨关节炎,二者都好发于女性,但发病年龄存在差异,类风湿关节炎高发于30~50岁,而骨关节炎早高发于50岁之后。02/发病部位类风湿关节炎和骨关节炎能混淆,说明二者侵犯的关节有重合性,当然也存在差异。骨关节炎是一种退化性关节病,最先发生的是软骨变性,软骨自身性能改变加上外力作用,发生损伤,继而引起骨质增生和滑膜炎症。因此,骨关节炎的发病关节以负重和活动频繁的关节常见,如膝、脊柱、手指关节等。其中,又以膝关节最为常见。类风湿关节炎则是一种全身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侵犯关节,但又不只侵犯关节。首先,在关节症状上与骨关节炎就不同,最常受累的是手关节,其次是足趾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肘关节。手关节中又以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关节常见,远端指间关节则少见。而且,类风湿关节炎表现为对称性,骨关节炎则不同。除了关节,类风湿关节炎还可累及皮肤、眼睛、口腔、血液、心脏、肺脏、胃肠道、内分泌、神经等多个器官或组织,严重时可直接危及生命,骨关节炎的病变部位主要局限于关节,通常不会直接致命。03/关节症状早期类风湿关节炎和骨关节炎有相似的症状,因此容易被误诊为骨关节炎,实际上,虽然同样有关节晨僵、疼痛、肿胀,但二者的症状在细微之处不同。第一,类风湿关节炎在关节肿、痛、晨僵之前,可能有前驱症状。患者在发病初期,可能先出现一些全身不适的症状,比如不明原因的持续低热、体重减轻、疲劳乏力,甚至全身疼痛。而骨关节炎,一般不会产生全身性的不适症状。第二,同样是晨僵,但晨僵的时间不同。类风湿关节炎和骨关节炎都会导致晨僵现象,即关节在长时间静止不动时,会像上了锁一样动弹不得,随着活动才能逐渐缓解,以早晨起床时表现最为明显而得名。骨关节炎的晨僵时间一般较短,基本上不会超过半小时,而类风湿关节炎的晨僵时间则较长,一般半小时、一小时起步,随着病情加重晨僵也加重,有些患者甚至一整天都难以缓解。第三,关节肿痛的症状存在差异。早期骨关节炎,关节疼痛往往不怎么明显,表现为间歇性隐痛,运动或劳累时疼痛加重,而休息时缓解,逐渐才会发展为持续性疼痛。类风湿关节炎的关节疼痛,则多呈对称性和持续性,一上来就是持续疼痛,时轻时重并伴有压痛,并同时伴有关节晨僵和肿胀,且肿胀明显,检查可发现关节积液。
上一篇文章: 二十四式太极拳发劲动作不正确,这个地方会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类风湿关节炎和骨关节炎都以中老年女性居多,又有相似的发病部位,早期症状不明显时容易相互混淆。类风湿关节炎以药物治疗为主,早期是治疗的“机会窗”,而早期的骨关节炎则不一定需要药物治疗,所以二者在治疗上差异极大,一旦混淆,误诊误治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那么,对于有关节疼痛的中老年女性,如何区分是类风湿关节炎还是骨关节炎呢?发病人群、关节、症状,相似但有区别!01/发病人群虽然两种疾病都以中老年女性最为常见,但发病人群还是存在差异。类风湿关节炎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0.32%~0.36%,粗略计算我国类风湿关节炎约有万。类风湿关节炎可见于任何年龄,但以30~50岁为发病高峰期,其中女性的患病率为男性的2~3倍,因此中年女性要格外提防。骨关节炎也可发生于各个年龄,但以老年人多见。在我国,40~60岁人群骨关节炎发病率为10%~17%,而到了60岁以上,发病率增至50%。骨关节炎以膝关节最为常见,60岁以上人群中,9.6%的男性和18.0%的女性患有症状性膝骨关节炎,保守估计膝骨关节炎患者人数超过0万。骨关节炎要比类风湿关节炎更为常见,因此早期类风湿关节炎容易被误诊为骨关节炎,二者都好发于女性,但发病年龄存在差异,类风湿关节炎高发于30~50岁,而骨关节炎早高发于50岁之后。02/发病部位类风湿关节炎和骨关节炎能混淆,说明二者侵犯的关节有重合性,当然也存在差异。骨关节炎是一种退化性关节病,最先发生的是软骨变性,软骨自身性能改变加上外力作用,发生损伤,继而引起骨质增生和滑膜炎症。因此,骨关节炎的发病关节以负重和活动频繁的关节常见,如膝、脊柱、手指关节等。其中,又以膝关节最为常见。类风湿关节炎则是一种全身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侵犯关节,但又不只侵犯关节。首先,在关节症状上与骨关节炎就不同,最常受累的是手关节,其次是足趾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肘关节。手关节中又以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关节常见,远端指间关节则少见。而且,类风湿关节炎表现为对称性,骨关节炎则不同。除了关节,类风湿关节炎还可累及皮肤、眼睛、口腔、血液、心脏、肺脏、胃肠道、内分泌、神经等多个器官或组织,严重时可直接危及生命,骨关节炎的病变部位主要局限于关节,通常不会直接致命。03/关节症状早期类风湿关节炎和骨关节炎有相似的症状,因此容易被误诊为骨关节炎,实际上,虽然同样有关节晨僵、疼痛、肿胀,但二者的症状在细微之处不同。第一,类风湿关节炎在关节肿、痛、晨僵之前,可能有前驱症状。患者在发病初期,可能先出现一些全身不适的症状,比如不明原因的持续低热、体重减轻、疲劳乏力,甚至全身疼痛。而骨关节炎,一般不会产生全身性的不适症状。第二,同样是晨僵,但晨僵的时间不同。类风湿关节炎和骨关节炎都会导致晨僵现象,即关节在长时间静止不动时,会像上了锁一样动弹不得,随着活动才能逐渐缓解,以早晨起床时表现最为明显而得名。骨关节炎的晨僵时间一般较短,基本上不会超过半小时,而类风湿关节炎的晨僵时间则较长,一般半小时、一小时起步,随着病情加重晨僵也加重,有些患者甚至一整天都难以缓解。第三,关节肿痛的症状存在差异。早期骨关节炎,关节疼痛往往不怎么明显,表现为间歇性隐痛,运动或劳累时疼痛加重,而休息时缓解,逐渐才会发展为持续性疼痛。类风湿关节炎的关节疼痛,则多呈对称性和持续性,一上来就是持续疼痛,时轻时重并伴有压痛,并同时伴有关节晨僵和肿胀,且肿胀明显,检查可发现关节积液。
类风湿关节炎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异常直接攻击滑膜组织,导致滑膜不断增生,进而破坏关节导致畸形和功能丧失,相比于骨关节炎,在关节病变的发展和症状上都更为剧烈,且延误治疗会大大增加治疗难度。
类风湿关节炎易误诊、误治,与骨关节炎混淆后果严重!在诊室里接诊过许多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早期都误诊为骨关节炎,大多数医院就诊,在诊所、药店描述了一下症状,就被诊断为中老年女性常见的骨关节炎,或者在网络上一番搜索自认为是膝关节退变,买点非甾体抗炎药止痛就算了。类风湿关节炎误诊、误治的情况十分常见,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许多患者是在关节肿痛难消、关节畸形发生之后,才到风湿免疫科就诊。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的头3~6个月,是治疗的“机会窗”,这个时候进行正确的干预,临床治愈的希望最大。类风湿关节炎虽然无法根治,但早期确诊、早期正确治疗,则可能实现停药症状不反弹,这就是临床治愈。一项研究中,发病12周内就接受抗风湿治疗的患者,停药缓解率达到35%,而发病1年后才接受治疗的患者,停药缓解率还不到12%。所以,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是刻不容缓的。而要实现早治疗,首先就得早诊断。本文介绍了类风湿关节炎和骨关节炎的一些区别,实际上类风湿关节炎还要与强直性脊柱炎、感染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等疾病鉴别诊断,可以了解这方面的知识,但最安全的做法是,当出现关节不适症状时及时就医,当出现疑似类风湿关节炎症状时及时到风湿免疫科就医,通过医生询问、查体、检查来确诊,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保护自己的健康。免责申明:文章内容所用部分文字、数据及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oomkg.com/wacs/21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