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艾灸扶阳保命上善之选

三伏艾灸:扶阳保命上善之选

冬病夏治源于《黄帝内经》提出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三伏天是夏季最热的时候,根据《内经》所述,人与自然界是统一的,人体的阳气和自然界的阳气符合,生于春,旺于夏,收于秋,而藏于冬。

夏季是人体阳气最旺盛之时,尤其是“三伏天”,此时人体经脉气血运行充盈,毛孔张开,有利于药物吸收。此时医治某些寒性疾病,可以最大限度的以热治寒、鼓舞阳气,遣散体内寒气,调剂阴阳,从而到达减少冬季病发频率或完全根治疾病的效果。

“三伏灸”是在三伏天时进行艾灸治病的方法,是中医时间医学、针灸学与中药外治相结合的一种疗法;三伏灸是我国传统医学中最具特点的伏天保健疗法,与现代预防医学有异曲同工之处。三伏天实施艾灸法可以将灸法的疗效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每一年三伏天实行艾灸医治,能医治沉寒痼疾,巩固医治效果,增强机体内的免疫功能,抑制机体的过敏状态,增强抗病能力,从而预防和减少疾病在冬季的发作。

三伏天艾灸,最合适冬病夏治的病症???

1:空调病

炎炎夏季,很多人会选择躲在冷气充足的室内,但是走到室外时又瞬间感受强烈的热流,冷热交替,温差极大,很容易引发感冒及周身酸痛,这种情况以肩颈部最常见。由于颈部正中属足太阳膀胱经及督脉。太阳经主“一身之表”,寒邪入体太阳最早受之。而督脉则主“一身之阳”。

疗法:艾灸温阳法

取穴:大椎穴

作用:温阳散寒。

2:虚寒性痛经

痛经是指女人在月经来之前,或月经期间,小腹及腰部疼痛,或剧痛难忍,并随着月经周期而发作。

痛经的病因主要是气血运行不顺畅,分三种情况:

1是常常由于经期受寒饮冷,寒湿伤于下焦(腹腔脐以下部位),经血为寒湿所凝,运行不顺畅而作痛。

二是肝郁气滞,血行受阻,经血滞于子宫。

3是体质衰弱,或肝肾不足,孕育过量,精血亏损。体质上的虚寒,一般会在经后疼痛,医治时间也会比较长。

痛经在冬季时病症明显,到了夏天有所减缓。但不是所有痛经的人都合适在夏天医治,只有虚寒性痛经才合适。夏天医治虚寒性痛经,就是为了给体内补阳气。

疗法:艾灸温宫法

取穴:关元、肾俞、三阴交、血海

作用:温补肾阳,温宫散寒。

医治提示:艾灸,要在经期前一周进行医治。

3:咳喘

哮喘是一种表现为反复咳嗽、喘息的呼吸系统疾病。病发缘由主要是遗传和环

境两个方面:如果直系3代亲属中有人得哮喘,孩子得哮喘的几率就会增加;还有,大多数的哮喘病人是过敏体质,碰到过敏原就有哮喘、皮炎等一系列过敏反应。很多哮喘病人都有这样的经历,1到冬季,哮喘反复发作,症状加重;到了夏天,症状明显减轻。哮喘“冬季重夏天轻”正是它作为典型“冬病”的主要特征。夏至时可以做艾灸来进行医治。很多患者因在此时医治而取得明显效果,乃至康复。

疗法:艾灸温肺法

取穴:肺俞穴

作用:温肺止咳,化痰平喘。

4: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常呈突然或阵发性发作,但症状消失也较快,发作的时候鼻内奇

痒,会连续打喷嚏,有时还伴随咽痒,眼痒等;冬病夏治比较合适的是慢性鼻炎中的过敏性鼻炎,虽然它其实不都在冬季病发(最常在秋入冬、冬入春时发作),但过敏性鼻炎患者体质正是以寒、虚为主,遇冷易病发,所以过敏性鼻炎也被看做是冬病。

疗法:艾灸

取穴:迎香、鼻梁,印堂、攒竹、阳白、太阳、肺俞

作用:下降鼻腔内白细胞,双向调理免疫球蛋白,快速改良机体的免疫力。

5: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

无论是风湿性关节炎还是类风湿性关节炎,在中医里面都统称为“痹证”,其缘由主要由于正气衰弱,风寒湿邪乘虚而入,流注于经络、关节、肌肉,气血运行不顺畅而至,即所谓风寒湿三气杂合而致发为痹。对风湿病来讲,一方面夏季来临,阳气充分,外界风寒之邪大为减少,症状相对减轻。另一方面夏季湿邪较重,又增加了人体感受湿邪发为痹证的机会,所以风湿病患者在夏季既要捉住时机,积极医治,又要提高警惕,预防得病。

疗法:艾灸

取穴:大椎、曲池、命门、肾俞、足三里、腰阳关

6:暑湿证

中医所说的暑湿证,一般不会出现高热,唯一低热,常伴随头痛、身体酸懒、疲倦乏力等症状,出汗而热不退,口干却不想喝水,有些还会出现呕吐或腹泻等症状。

疗法:艾灸祛湿法

夏季多雨多湿季节,可常灸以下穴位以温胃祛湿。

取穴:足三里、阴陵泉、中脘、神阙

作用:温中散寒,健脾利湿,止呕止痛。

7:慢性腹泻

夏季腹泻的病因多为贪凉太过或饮食不洁,致使寒湿或湿热内生,从而引发急性胃肠炎、细菌性痢疾、消化不良溏者,则更应当注意保护自己的阳气。应当吃温热的东西,谢绝吃冰箱取出的冷饮、生冷食品,夜间尽可能不延续开空调或调高空调温度,并注意睡眠中裹好腹部。除此之外,您也可以从夏至起逐日艾灸,以保护自己的阳气。

疗法:艾灸

取穴:足三里、天枢、神阙、中脘

作用:温补脾肾,散寒止泻。

8:颈椎病、肩周炎颈椎病是指颈部骨骼、软骨、韧带退行性病变后,累及周围脊髓、神经根、血管和软组织,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病症。颈椎病的病发因素包括慢性劳损、外伤、不良姿式等:肩周炎是指肩关节周围肌肉、韧带、肌腱、滑囊、关节囊等软组织损伤退变引发的关节囊和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慢性无菌性炎症。

三伏天”是全年气温最高,阳气最旺盛的时候,颈部血液循环加快、肩关节韧带肌肉变舒展、神经复苏活跃,正是医治骨伤病的最佳时机。血液循环加快,有利于带走骨头软组织附近的“垃圾”,消除骨刺、水肿和炎症。关节、韧带、肌肉变舒展,有利于骨关节的复位;神经复苏活跃,有利于疼痛、发麻的消除。

疗法:艾灸

取穴:天柱,大椎,阿是穴,合谷,外关,后溪;

9:皮肤病

夏季湿气重,是微生物等活动频繁的季节,细菌、真菌、蚊虫、螨虫活动能力增加,故皮肤病成为多发疾病。杜绝皮肤病的重要点在于:保持居室整洁和本身清洁,天气晴好时,应勤晒衣物、被褥,不给致病生物营建生长环境。饮食平淡,尽可能避免饮酒、吃牛羊肉等发物。对婴幼儿,应保持其皮肤的干燥,避免湿疹等疾病的引发。对内有湿浊,外受风寒引发的舌苔白腻、怕冷,乃至便溏型荨麻疹、湿疹等瘙痒性皮肤病也可以采取艾灸的方法减缓和医治(但仅限于寒湿型)。

疗法:艾灸止痒法

取穴:曲池、合谷、血海、委中

作用:疏风止痒,温阳利湿。

10:慢性胃炎、胃溃疡

慢性胃炎起病较慢,疼痛隐隐;溃疡疾病疼痛有节律性。胃溃疡疼痛多在食后半小时至一小时出现,而十二指肠溃疡疼痛多在食后三小时发作,进食后可暂时减缓。脾胃虚寒致使的胃痛,最合适在夏天医治。

疗法:艾灸

取穴:中脘穴、内关、足三里穴

作用:疏肝理气、温胃散寒、调补脾气、健中和肠

★三伏天,艾灸的好处

第一大好处:根除一切疾病本源的时机

第二大好处:温肾壮阳,元气充足。

第三大好处:延年益寿

第四大好处:修心养性,也是最好时

分享“艾”,传播“艾”,我们将一直走在艾的路上,赶忙与我们一起同行吧……

联系方式:-









































北京中科医院
中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oomkg.com/wacs/84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