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痛风知多少
大家应该都听说过痛风,那么你听说过假性痛风吗?那么假假性痛风呢?
痛风
痛风是由单钠尿酸盐晶体诱发的炎症性疾病,长期嘌呤代谢活跃、嘌呤摄入过多或尿酸排泄障碍,均可导致高尿酸血症。长期高尿酸血症可引起关节及周围软组织尿酸盐晶体沉积,进而出现反复发作的急性关节和软组织炎症、痛风石沉积、慢性关节炎和关节损坏。
典型症状:
无症状期:仅有波动性或持续性高尿酸血症,但尚未发生痛风。从血尿酸增高至症状出现的时间可达数年,有些可终身不出现症状。急性关节炎表现:多在午夜或清晨突然起病,关节剧痛,数小时内到达高峰,受累关节出现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首次发作累及单一关节,单侧第一跖趾关节最常见。发作呈自限性,多于两周内自行缓解,红肿消退后受累关节处皮肤脱屑。可伴高尿酸血症,但部分急性发作时血尿酸水平正常。关节液或痛风石中发现尿酸盐结晶,可伴有发热。痛风石:痛风石是痛风的特征性临床表现,典型部位在耳廓,也常见于关节周围以及鹰嘴、跟腱、髌骨滑囊处。痛风石的外观为大小不一的、隆起的黄白色赘生物,表面菲薄,破溃后排出白色粉状或糊状物。慢性关节炎表现:慢性关节炎多见于未规范治疗的患者,受累关节非对称性不规则肿胀、疼痛,关节内大量沉积的痛风石可造成关节骨质破坏,导致患者出现关节畸形,尤其在手和足,并可造成残疾。肾脏病变症状:病程较长的痛风患者可有肾脏损害,其症状也非常典型,需要警惕,包括血尿、排尿困难、水肿等。检验检查:
(1)关节液或痛风石内容物检查:该检查为诊断痛风的最佳检查,进行关节穿刺液或痛风石样本检查,可通过其中是否有尿酸盐结晶,确诊是否患有痛风。
(2)血尿酸测定:应在距离患者发作周后,未行降尿酸治疗情况下进行检测,且由于血尿酸存在较大波动,有条件者应反复检测,取最高值。成年男性血尿酸值为~16μmol/L,女性为19~58μmol/L,绝经后接近于男性。()尿尿酸测定:了解尿酸排泄情况,可将痛风或高尿酸血症分为产生过多型和排泄不良型,有助于治疗药物的选择。产生过多型:在一般饮食状况下2小时尿中尿酸含量超过.75mmol/d(mg);若低嘌呤饮食5~7天之后测量,超过mg/2小时,尿液为尿酸生成过多,这时应选用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为主。排泄不良型:若低嘌呤饮食5~7天之后测量,90%原发痛风患者尿尿酸小于mg/2小时。这是尿酸盐排泄不足,此时可主要选用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超声检查:关节超声检查见双轨征,是痛风比较特异的表现。(5)X线检查:可显示关节损害或痛风石,用于辅助诊断,但痛风早期X线一般无显示。(6)CT与双源CT:CT检查在受累部位可见痛风石影像,双源CT能特异性地识别尿酸盐结晶,可作为影像学筛查手段之一,辅助诊断痛风。假性痛风
本病又叫焦磷酸钙沉积病,是双水焦磷酸钙沉积在关节腔内引起的关节炎症性疾病。
典型症状:
(1)急性滑膜炎型(A型的假性痛风型)进展迅速,疼痛剧烈,常伴有关节僵硬和肿胀,6~2小时内达到高峰。
拒绝对病变部位任何形式的触压,甚至不能忍受衣物或被褥的轻触。
受累关节的皮肤表面有片状红斑。
受累关节常处于伸展位置,有较为典型的滑膜炎表现(局部组织有渗液,局部温度升高,关节运动受限,关节囊触痛等),时会伴有体温升高。
(2)慢性关节炎型B型(假性类风湿关节炎型):呈进行性,对称性,多关节发展,可有晨僵、血沉增高等表现,好发于腕、肘肩、膝等大关节。C型(假性骨关节炎伴有反复急性发作型):本型常见于老年妇女,最常侵犯膝关节,呈对称分布,有间歇性的急性发作和骨刺形成,严重者可导致关节破坏,变形或挛缩。D型(假性骨关节炎不伴反复急性发作型):严重者也可导致关节退行性变和畸形,影像学上可见到软骨钙化。E型(无症状型):无任何临床表现,常见于老年人,特别是在80岁以上的人群中更为普遍,通常患者在例行体检或因外伤进行X线检查时才被偶然发现。检验检查:
主要依靠补偿偏振光显微镜鉴定关节滑液中的焦磷酸钙晶体。普通光学显微镜很难看到焦磷酸钙结晶,利用补偿偏振光显微镜可以发现细胞内焦磷酸钙晶体。其形态有一定的特异性,通常为杆状和菱形,有时为针形,长2~20mm,呈弱正性双折光。
影像学检查:
X线改变:主要表现在焦磷酸钙沉积引起的钙化和关节病两方面。钙化典型的X线表现为线状弥漫沉积的高密度影,偶尔会发现滑囊(肩峰下、鹰嘴、跟腱后)弥散性钙化。假假性痛风
“假假性痛风”又称羟基磷灰石结晶病,它是碱性磷酸钙结晶沉积病的一种。因其发病率较“痛风”及“假性痛风”要少得多,且同样与这两者在临床表现上难以鉴别,故称其为“假假性痛风”。
临床表现:
羟基磷灰石结晶病多见于老年人,其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与痛风不同的是,羟基磷灰石结晶病以大关节受累为主,最常见的是肩关节的滑囊、肌腱、韧带,以右侧为著,其他依次为髋、肘、腕及膝关节。主要表现以下三种特征性症状,且这些症状常合并出现:
钙化性周围关节炎:急性钙化性周围关节炎是由结晶脱落所致。常为自发性或创伤后突然起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最常见的部位是肩棘上肌腱,其次是髋、膝、腕、肘关节周围肌腱,少数为多个关节受累。疼痛剧烈,局部红肿压痛,经数天后症状可完全缓解。
滑膜炎:可表现为急性或慢性病程,见于青年及中老年人,常累及多个关节,急性期关节红肿热痛与急性痛风相似。
Milwaukee肩/膝综合征:80%为女性患者,发病年龄在5-90岁,起病缓慢,通常就诊时病程为1-10年。主要侵犯肩关节,多数有轻、中度疼痛,夜间及活动后加重,关节僵硬,活动受限。查体可发现关节活动度受限制、不稳定,若将肱骨头推向肩盂,可产生骨磨擦音和疼痛,关节穿刺液常为血性,大约在0-0ml之间,有时甚至可多达10ml。
检验检查:
从以上症状可以看出“假假性痛风”与“痛风”、“假性痛风”的主要区别所在,“假假性痛风”常有肩关节受累;但若是主要累及小关节的病变,则三者很难通过症状相鉴别。这时,我们就需要辅助检查的帮助了,其中关节滑液检验和X线检查是我们的得力助手。
“假假性痛风”的关节液有着特征性的“牙膏样”或“奶油样”表现,关节积液为粘稠膏样物质,富含白垩的悬浊液体;甚至有时会抽出灰白色沙砾样的颗粒。但由于碱性磷酸钙晶体很小,光镜下不易察觉,进一步则需作电镜检查才能确诊。
影像学检查:
碱性磷酸钙结晶沉积病典型的关节X线表现分为两种。
1.钙化性关节旁炎症:X线平片是用于发现钙质沉积灶的最简便的方法,可见关节周围组织的高密度影。在肩关节旁的钙化灶,常常位于回旋套上,特别是距离冈上肌肌腱起点数厘米处是高发部位,而肩峰下囊也常常被累及。
2.关节内碱性磷酸钙晶体沉积:在关节内沉积的碱性磷酸钙晶体几乎很难用常规的影像学方法显像,这主要是因为这些在关节滑膜或滑液中所沉积的晶体颗粒十分微小,X线很容易就能透过而不能在底片上留下影像。不同类型有不同部位的钙化表现,临床上常有误诊或漏诊。
总结一下“痛风”、“假性痛风”以及“假假性痛风”这三种易混淆疾病的基本特点:
三种真真假假的“痛风”让人难以分辨。当我们出现关节不适症状时,最关键的是,尽早就医,让专业的医生来为你做出正确的诊断才是治疗疾病的前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oomkg.com/wadwh/19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