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免疫科MDT快讯
多学科诊疗模式(MDT)
整
合
资
源
优
化
诊
疗
年6月24日上午,医院风湿免疫科联合放射科、感染科、病理科、血液科、骨科、肿瘤科、呼吸科等多学科对例疑难危重病例展开讨论,为多系统受累和严重合并症的患者量身订制诊疗方案。
1
腰背痛伴胸椎旁肿物,双下肢麻木
第一例是因腰背痛就诊,进而发现胸椎旁肿物,症状进行性加重出现双下肢麻木感的患者,曾诊断“IgG4相关性疾病”,经过一段时间激素治疗,症状无好转并出现活动明显受限,下肢感觉异常,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这时候正确的诊断及治疗刻不容缓,影响患者今后的生活质量。因而,在多个兄弟科室缜密的分析下,针对患者病变位置的影像学特征以及临床行为进行激烈的讨论。首先风湿免疫科姜林娣主任对于IgG4相关性疾病的诊断提出疑问,患者椎旁病灶出现突出的骨侵蚀、骨破坏表现,与典型的IgG4相关性疾病的临床特征并不相符。放射科张兴伟教授仔细阅片考虑患者软组织病变以骨侵蚀为特征,病灶处PET-CT以高摄取为突出特征(SUVmax25.4),考虑特殊感染或肉芽肿性炎症性疾病。同时,病理科纪元教授对胸椎穿刺组织进行复习及详细讲解,病理组织可见增生纤维组织,较多浆细胞、中等量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IgG4阳性浆细胞密集处约个/HPF,IgG4阳性浆细胞约占IgG阳性浆细胞的32%,与IgG4相关性疾病病理上并不完全符合,仍需排查感染或浆细胞疾病。血液科教授从浆细胞病角度进行分析,但目前并没有明显的浆细胞恶性疾病证据。骨科虽然因繁忙的手术工作暂不能到达现场,但经由线上通信技术与感染科共同分析患者的病理表现以及T-SPOT强阳性结果,提出需考虑结核感染可能性。最终,专家们达成共识,患者的胸椎旁肿物目前考虑感染性疾病,结核感染可能性大,为患者制定标准的抗结核方案,同时因患者已存在胸椎破坏及活动受限,嘱患者减少负重,尽可能在抗结核治疗的同时保护脊柱。
虽然诊断IgG4相关性疾病很大程度需要依靠病理,但是对于病理组织表现不典型或病理组织IgG4阳性细胞虽符合分类标准,但临床进程不能以IgG4相关性疾病来解释,需要更进一步的深入探讨,明确诊断及治疗的方向,减少误诊。
2
反复口腔溃疡、四肢结节红斑伴咯血
第二例患者是一位反复口腔溃疡、四肢结节红斑伴发咯血的患者,符合白塞病诊断标准,但患者存在右肺下叶局部支气管管壁增厚伴邻近动脉管腔重度狭窄,病变性质不明。影像科对患者的肺部影像学进行剖析,可见肺血管明显增厚,部分呈现瘤样扩张,并且结合患者PET-CT结果可见肺门占位病灶周围较模糊,倾向炎症性病变可能。同时肿瘤科考虑血管的原发肿瘤多为血管肉瘤,影像学主要表现为沿血管走行的管壁增厚、强化,与该患者不相符,呼吸科及感染科考虑患者的病程中并未有感染证据。最后综合患者的影像学及临床表现,考虑白塞病累及肺动脉,病变出现瘤样扩张及狭窄表现,白塞病血管病变可表现为假性动脉瘤,病变血管周围可见纤维炎性组织包裹,符合患者影像学表现,针对此表现以治疗原发病为主,但因为假性动脉瘤存在血管壁结构的破坏,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因为血管壁水肿及周围炎性组织消退,导致血管壁变薄和结构不稳定加重,存在假性动脉瘤破裂的风险,因此在治疗前,应该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同时请血管外科及介入科共同协商,在血管支架保驾下进行原发病的处理。
风湿免疫性疾病通常以多系统受累为特征,涵盖内科疾病中的疑难危重症,需要与兄弟科室密切合作联合诊疗,抽丝剥茧探究隐藏在迷雾中的真相或制定合理方案,每周四上午多学科讨论,医院风湿免疫科的特色诊疗,为患者康复保驾护航。
注:本文所用图片均为医院风湿免疫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友情小贴士
医院风湿免疫科多学科诊疗(MDT)门诊
关节炎MDT门诊(周一下午)
血管炎MDT门诊(周四上午)
医院
风湿免疫科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oomkg.com/wadwh/20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