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风湿久病成医,来谈谈炎症的那把
很多患者自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AS)之后,通常都会查阅许多的资料和书籍,还会跟病友们不断地交流学习,久而久之,他们也已是AS方面的“专家”了,所谓久病成医嘛。
患者自主学习,肯定是好事,说明自身疾病的重视诊治和管理,而且这也提高了沟通交流的效率!因此,常有来复诊的患者,常与主治医生一起讨论:AS是如何导致病人残废的?如何破坏关节,影响关节功能的?病理变化是什么?……
谈到“病理”一词,它对很多非专业人士而言,可能是一个非常陌生的名词。但在医学领域,病理是指:
疾病发生的原因、发病机制,以及疾病过程中发生的细胞、组织、器官的结构、功能和代谢方面的改变及其规律。
任何一种疾病都会引起相关的病理变化,强直性脊柱炎也不例外。研究AS的病理变化,一是阐明它的发生、发展机制,更主要的是为防治它提供科学依据,要“有根有据,知根知底”。
但在临床工作中,医生们也是试图用比较简单、通俗的语言,通过类比或例子向患者解释为何要懂AS病理,便常说AS是主要侵犯中轴关节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中炎症就像关节上把“火”,只有对“起火”“火灾”过程、“灾”后现场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总结,才能为日后“防火”和“救火”提供理论依据。
强直性脊柱炎病理特征性改变是韧带附着端病变,所谓附着端是指韧带和关节囊的附着部。病变最初从骶髂关节逐渐发展到骨突关节炎及肋椎关节炎,脊柱的其他关节由上而下相继受累。
滑膜改变是以肉芽肿为特征的滑膜炎。滑膜小血管周围有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的浸润、滑膜增厚,经数月或数年后,受累滑膜有肉芽组织形成。
关节周围软组织有明显的钙化和骨化,韧带附着处均可形成韧带骨赘,不断向纵向延伸,成为两个直接相邻椎体的骨桥,椎旁和椎前韧带钙化,使脊椎呈竹节状。
AS的病理知识还有很多,尽管复杂,但它是我们防治和管理AS的“靠山”,请继续学习,一起交流吧~~
乐游记乐游记是乐乐所倡导的一个分享风湿免疫性疾病的平台,专注于分享类风湿关节炎(RA)和强直性脊柱炎(AS)的疾病科普知识、最新研究资讯等内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oomkg.com/wadwh/21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