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解析第79讲针刀治疗后仍然疼痛
《针刀医学临床问题解析》
——柳百智
第五章针刀临床辅导
经针刀治疗后.患者述患处仍然疼痛,请问这种情况是怎么回事?应如何处理?
答:针刀治疗间隔多长时间进行下一次治疗,一要看病情轻重,二要看患者体质,三要看天气和环境。
患者病情较重,但身体素质好,正值春暖花开,针刀可在不同的病变部位隔日治疗一次,一次选5-10个治疗点为宜。
患者病情较重,身体素质较差(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后期、年老体弱者)天气阴晴不定或持续阴雨,可3-5天治疗一次,每次治疗3-5个点为宜,并根据病情配合药物治疗以帮助机体功能恢复及手术部位之修复。
患者病情较轻(局部病变),身体素质较好,天气睛好,针刀治疗可根据患者手术后感觉,隔日即可安排第二次针刀治疗。
一般一个治疗点不宜在半个月内重复治疗。参照外科手术的愈合情况,切口一般一周后才可闭合,创面尚是新生肉芽组织,内部渗出还没有完全吸收,半个月后,新的疤痕组织才可生成。对于针刀闭合性手术创口虽然小,若是采用切开剥离法治疗,即使彻底治好了,针孔处一周左右仍会有轻度压痛,此时不是最佳治疗时机。显然,此时的压痛不是病损而是术损还未修复。
所以,如两周后,针刀治疗部位仍会有压痛方可在同一部位再次治疗。
曾有医生对性急患者的膝关节进行针刀治疗,一周内治疗两次(有重复治疗部位)患者病情反而加重,无论如何用药亦无济于事,此即损伤(针刀造成创伤)使然。
临床治疗中把握时机很重要,针刀治病的最佳治疗时机如何选择?
答:引起症状的轻重不一定和损伤程度成正比,症状的轻重主要决定于病损组织对感受器的有效刺激。对于一个瘫痪病患者,患肢的感受器已经不起作用,我们既使给予患肢再大的刺激也是无效刺激,不会引起正常肢体受同样刺激应有的症状。
我们知道,运动系统中骨膜的敏感性最强,而对疼痛的敏感性,骨膜仅次于皮肤。人体内的敏感部位即是感受器集中的地方。其敏感程度按顺序排列首先是骨膜,其次是神经干旁,关节囊及血管集中区等。
反复的慢性积累性损伤有别于手术或暴力引起组织的完全断离性损伤,因为手术或暴力性损伤将组织纤维、神经、血管等同时断离,伤口愈合后,正常的神经末梢(已经被破坏)并不被疤痕组织裹夹在里面,所以,由疤痕组织引起的临床症状多不明显。而反复刺激的慢性损伤则不同,以牵拉力损伤为例,肌纤维通过肌腱止于骨膜,并与骨相连接为一体,牵拉力的传导沿肌腱纤维方向传导,应力点止于骨膜,骨膜的神经纤维走向与肌腱纤维相垂直,正常情况下,肌腱纤维的作用力与神经纤维无关。肌腱受力在应力点骨膜处损伤,出现断裂、疤痕增生,炎性侵入,未损伤的神经感受器相间在这些胶原纤维中,也受到挤压和炎性物质侵入,因此表现出明显的症状,特别是受力牵拉时,这些症状会更加明显。
慢性软组织损伤的微小病理变化,作用在敏感区,与急性损伤后遗的较大的病理变化也作用在敏感区,其症状轻重主要决定于这些敏感区的感受器的功能存在与否。
所以,针刀对慢性软组织损伤的治疗机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针刀刺至病变部位,把夹杂在病变组织中的感受器破坏掉,从而使症状得到消除。
总有一个比你忙的人在学习!
学针刀,找汉章、到沭阳——针刀医学圣地,针刀人之家,欢迎您!详询-
猜你喜欢
用针刀、针刺治疗时,是留针好还是不留针好,为什么?什么时候出针较合适?
针刀治病多选压痛点和针灸多选阿是穴有什么区别?
检查压痛点的关键是什么?如何做到的?
下一讲
第五章针刀临床辅导
因女性的特殊生理,常伴随一些周期性的临床症状出现,是病理性的,还是生理性的?若是病态的,应如何治疗?比如妇女经前期紧张性头痛。
四十磨砺褒与非十载追思九千里
纪念中国针刀医学创始人朱汉章教授逝世十周年
暨中国针刀医学发明四十周年
针刀界·顶级专家·公益·专题论坛
第二期
4月11日—14日不见不散
转载请注明:http://www.oomkg.com/wadwh/3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