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诤言直言告诫规劝的话
1.手之不及,灸之所宜;灸之不及,针之所宜;针之不及,药之所宜;药之不及,刀之所宜.2、慢性软组织损伤所产生的症状,主要源因是由于组织粘连、挛缩,和运动受限。只要粘连松解,挛缩解除,功能就可恢复,疼痛自然消失。没有粘连不必剥离,没有筋结不必切割。损伤的位置在应力集中点(肌腱起止点)、受外伤点(外力损伤点深浅筋膜层)、运动集中点(肋骨面)。
3、诊断疾病首先要考虑粘连,哪儿挛缩了。获得明确信息,治疗才能有的放矢。准确定位,治疗才能安全有效。
4、如何判断深浅筋膜的损伤?浅---压痛表浅,明显,轻压有痛,可以有硬结或条索。深----需要用力深压,顶到骨面。
5、手法的作用在于将针刀的松解作用做到位,做彻底.既要疾恶如仇,又要菩萨心肠,使患者少受痛苦。从而产生最好的效果。
6、脊柱区疾病针刀局部松解,可以消除原发椎体位移对神经根产生的刺激压迫和过度牵拉作用,但椎体位移并没有纠正,要达到好的效果是不行的.只有精确的手法复位,才能解除椎体错位对神经产生的压迫,以此达到骨复位,筋归槽的效果。这就是--骨正筋柔.
7、肌肉起止点损伤治疗后,针刀的剥离已经破坏了原有的疼痛链,但仍然有一部分没有完全解除粘连,实际上也不可能通过有限的剥离消除所有的粘连,那么治疗完成以后让病人在没有做手法之前重复治疗前的动作,疼痛和功能的障碍应该仍然存在。然后我们让病人做原先不能够做的动作,或者有方向、有目的、有力度的拉伸受到损伤的肌组织和腱膜。关键是缓慢牵拉,快速推弹的完美结合。在达到病人能够忍受的最大限度的时候,顺势给病人以同向的惯性力,由于病人的意向和医生的推弹手法是同向的,所以不存在损伤的问题,因为顺势的推弹手法牵拉了已经解除了疼痛链的原发粘连点,因此剩余粘连组织在病人受到推弹的一瞬间得到恢复。病人会有短暂的疼痛或者撕裂感,但推弹后出现的是疼痛的消失和功能障碍的完全恢复,因为粘连已全部松开。定律:
1。筋膜无处不在,它存在于人体的所有空间中。2。筋膜损伤是一切疼痛的根源。3。筋膜具有渗透性。4。筋膜具有压电现象-筋膜在压力作用下具有传导电流的能力。5。筋膜具有触变现象-筋膜在受到加热,手法,推拿,按压作用力,针灸刺激时可以变软。如果不施加外部刺激它本身不能变软复原,而是会挛缩,变硬,甚至钙化。
8、如何判断引发一个疼痛症状的原始粘连点?需要用到散三步定位诊断法,其实也是诊断的过程。
疼痛区检查:有没有明显的压痛点,皮下有没有硬结和条索。有劳损史,明确的外伤史。
神经支配区检查:根据疼痛区的位置,找到支配此区的神经根的位置,在神经根区和神经的走形线路上寻找压痛点,硬结条索并询问与主诉痛区的联系。有劳损史。
内脏病:临床上内脏病和脊柱神经支配区是相互联系的,但又有明显的区别。其疼痛区的症状与内脏病的发作规律相应,而且多数在疼痛区找不到压痛点,病人自己都找不到或说不清到底是哪儿痛,反正是这里。这一点有神经支配区的特点。没有劳损史。但有慢性病史。
以X光片,CT,MRI为科学诊断的依据,以临床的检查进一步确定病灶点。做到科学诊断,心中有数。减少盲目操作。
9、针刀治疗的安全性。针刀进针时刀口线要和组织走形的纵轴平行,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损伤到正常组织。在达到病变区以后进行的切割无论是纵向还是横向范围都非常局限,切开的是筋膜,释放的是压力,破坏的是病变区过于敏感的神经末梢,剥离的是过度挛缩的部分纤维组织,因此强调在定位病区操作。
10、针刀的应用和发展离不开针刀的四大基本理论,离开了这些理论,针刀就是大的针灸针,针刀就是要命的罪魁祸首。对真正病变处不了解,还在那儿切割,不出问题才怪。
11、无菌性炎症。所有的疼痛都来自组织的无菌性炎症和组织的酸化。组织在受到过度拉、挤压、等力学、化学损伤以后,为了修复受伤的组织就会在局部加快血液循环,将身体的卫士和修复专家白细胞、T细胞、B细胞、血小板等运送到局部,这时的无菌性炎症的产生,使我们身体的感觉是疼痛,看到的是局部组织的肿胀,红肿,皮肤温度升高。这应该属于首次所谓急性炎症过程。因为身体种许多的自我修复有时并不会全部恢复到初始状态,多数是功能的恢复,或多或少的留下了解剖上的痕迹,这些应该就是局部组织斑块或粘连或疤痕。在下一次受到损伤的时候,组织会在原先的基础上进行修复,重复以上的修复过程,无菌性炎症就此产生了。
12、肌内压下降,疼痛减轻。急性病的针刀治疗。急性损伤期病理变化是组织充血水肿,内压力增高,针刀的刺入减轻了组织压力增高带来的疼痛感觉。同时可以借鉴刺血疗法和针灸理论行局部放血,压力的释放带来的是疼痛的减轻。
13、无酸无疼痛。组织酸痛的原因。慢性积累性软组织损伤引起组织的酸痛是司空见惯的,来源于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受阻,肌肉包膜或筋膜受到持续牵拉、过力牵拉而不断调整和修复出现代偿性和修复性增厚,通透性降低,刺激了从中穿行的神经和血管,内部代谢物质-五羟色氨酸,肌酸,P物质,等酸类物质的增多是疼痛产生的主要原因。
14、阴雨天不适的由来。组织内压增高。外部的高气压使机体的代谢不畅。
15、真正的针刀高手一般不切割。针刀的三种作用。针灸刺激-激发经气。剥离松解-恢复挛缩。神经触激-畅通气血,信息。针刀高手不言切割。
16、针刀的应用。
疼痛的点:硬结剥离,条索切松,纵行疏通,横行剥离,
脊柱区:韧带松解,关节囊松解。
神经线路:相应的穴位阳症---快速横行剥离阴症----缓慢纵行疏通。
17、软组织包括:肌肉,筋膜,肌腱,关节囊,滑囊,关节软骨,神经,血管.
18、思路决定出路,角度决定安全,方向决定成败,骨性结构决定效果,精准手法决定微创的疗效.
19、重视事实,尊重权威,总结经验,大胆探索,疑难病才有新的出路。
20、针刀治疗的是点,如果损伤的是面,则要密集针刀松解。如果面构成了体--筋结,就需要配合钩针,拨松针,银质针治疗.
21、针刀的无创伤来自于熟练的解剖基础;对骨结构的精确定位;对神经支配区的全面掌握;对血管的走向了然于心.
22、病人接受针刀的治疗方法在于心理的预期,如果病人认为通过推拿可以解决问题,针刀自然不会被选择。但是如果需要开刀解决甚至是开刀都不能解决,但针刀能够解决问题的时候,病人会选择针刀的。
针刀医学综合班(每班计15天,90学时)传授针刀医学四大基础理论、六大组成部分、十一种进针刀方法,重点传授各种慢性软组织损伤,如肩周炎、腱鞘炎、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腰腿痛等50余种常见病及多发病的针刀诊疗技术,各种病症的影像诊断、局部解剖、针刀具体操作及术后手法、药物配合治疗等。
时间:年3月8日开课
学费:元/人(含港、澳、台学员)
办学特点:理论联系临床、临床验证理论
主讲教授:易秉瑛、施晓阳、崔秀芳、冯建民、柳百智、司同、王文昭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