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是人体第二心脏,想长寿先养腿

导读

俗话说:树老根先枯,人老腿先衰。人老后,腿部和大脑间指令的准确性和传导速度都有所下降,不像年轻时那么默契。专家解释,从出生到离世,腿每时每刻都在工作,如果不注意保护,自然就“年久失修”了。

受访专家:

刘长信北京医院推拿疼痛科主任

杨力中国中医科学院养生专家、教授

高芳堃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原所长

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

代金刚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博士

来源:生命时报(   

1、腿脚没有原先灵便了

这是衰老的最早特征。40岁后,很多人感到腿脚不灵活,稍微多走点路,就像腿上灌满铅,发酸发胀,上楼梯也越来越费劲,没爬几层就气喘吁吁。

  

2、干点活就腰酸腿疼

特别是中年女性,只要站的时间一长,就会觉得腰酸腿痛。咳嗽时,腿还会出现放射性疼痛。如果小腿肚出现压痛更要注意,说明肠胃已经开始“罢工”了。

  

3、走路变慢

不知不觉中,步速越来越慢。偶尔走快点,会觉得腿脚不听使唤,过后会连续酸痛好多天,甚至出现肌肉萎缩的情况。

  

4、双腿一侧发凉

即使夏天也总感到小腿肚凉飕飕的,有时还觉得从臀部开始,到脚后跟,中间一条线都凉凉的。这可能是血液循环不畅造成的,也可能和腰椎间盘病变有关。   

5、抽筋次数增多

如果不是在运动后或因为受凉而抽筋,那就要注意了,这可能是骨质疏松的表现。有些人还会出现足跟疼痛,也必须引起注意。

  

6、肿胀

血液循环不好会导致腿胀,同时这也是心脑血管病或肾脏疾病患者常有的症状。

  

7、静脉曲张

女性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20岁后就有可能发生。一旦腿上的血管突然非常清晰,弯弯曲曲像蛇一样,说明腿部血管出现了劳损。

  

8、髋膝关节疼痛

几乎所有关节都会随着年纪增大而变得脆弱,特别是髋、膝这两处关节。如果你发现在下楼梯、蹲下或跳跃时出现不适,甚至腿部有摩擦磨损、卡住动不了的感觉,说明关节已经急需保护了。

3专家教你一套养腿操

虽然人到中年后,腿会慢慢衰老,但养腿是一辈子的事,从20多岁开始,就要注意保护。特别是现在的开车一族,以车代步惯了,腿部力量通常比常人差,只有养好腿,才能阻止衰老提前到来。

  

首先,注意保暖,穿宽松的裤子,促进血液循环。

刘德泉说,千万别让腿部受凉,平时常用热水泡泡脚,使气血能顺利到达人的上身,维持机体平衡。

同时,老年人要穿宽松的裤子和鞋,鞋跟2—3厘米比较合适。此外,临睡前拿个小枕头垫垫腿,也能促进血液畅通。

  

其次,多晒太阳。

不仅有利于保暖,还可以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形成,避免双腿钙流失,有效预防骨质疏松。

  

最后,就是要多运动。几位专家教给大家一套从上到下的养腿保健操。

  

髋部

每天坚持背部靠墙站立,脚慢慢往前走,然后再退回,保持一个平稳状态。此时背的下部要始终紧贴墙壁。

  

膝盖

双膝并拢,屈膝微微下蹲,双手置于膝盖上,先顺时针方向旋转30次,再逆时针旋转30次,扭完双膝后,再随意活动一下肢体。

  

弯腰或是坐着让双腿下垂,用双手同时轻轻拍打双腿,由上至下反复拍打数遍,再用双手握拳置于双大腿和腿肚处,旋转揉动数十次。

  

脚踝

多踮踮脚后跟,建议抬起脚后跟再绷紧腿,每次保持5—10秒。

  

脚趾

两腿伸直,低头,身体向前弯,以两手扳足趾关节各20—30次,能锻炼脚力,防止腿足软弱无力。■

人老腿先老

多吃鸡爪可养腿?

中医护腿都有哪些好办法?

来源:羊城晚报

“膝关节痛得厉害,起身困难,上厕所又蹲不下去。这是得了风湿吗?”不少老年人在遇到这样的症状时,都怀疑自己得了风湿病。中医指出,其实这并不风湿骨痛,而是人体老化的一种表现,即常说的“人老腿先老”。人到了一定年纪,肝肾亏虚,膝关节就会出现退化的状况。按照中医的说法,以形补形,多吃鸡爪、蹄筋、软骨、羊腿等,这些既能补充蛋白质、钙质,防止骨质疏松,又能帮助润滑软骨及关节,从而减轻关节炎的症状。

医院医院中医科主治中医师唐梁说,“人老腿先老”,西医称之为骨性关节炎。得了这种病,关节表面磨损会形成骨刺,韧带松弛弹性也下降,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因而才会引起以上疼痛、活动困难的症状。那么该如何缓解这种疼痛的症状呢?一般来说,中医有三种常用的办法:

1、针灸治疗

电针、温针、刮痧对膝关节退变都有一定治疗作用,可以消除局部肿胀、减少疼痛。膝关节怕风怕冷的人还可以熏艾。

2、中药泡脚

中药熬水泡脚也是一种好办法,坚持泡脚能取得较好的效果。祛风通络、活血止痛、强筋壮骨的中药有羌活、白芷、当归、细辛、白芍、吴茱萸、肉桂等,将其研为细末,取其中一味药的药末与适量的连须赤皮葱捣烂混和,用醋炒热,用布包好,热熨膝关节,每天1次。热敷具有温经散寒,祛风止痛之功效。

3、按摩双腿

将手放于膝盖之上,经常抚摸、拍打、揉按内外膝眼、鹤顶、阳陵泉、阴陵泉、足三里、尺泽、血海等穴位,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膝关节炎和肝肾亏虚,血不养筋有较大的关系。人到了一定年纪,肝肾亏虚,膝关节就会出现退化的状况。所以,唐梁认为,从预防的角度来说,老年人应多吃含蛋白质、钙质、胶原蛋白、异黄酮的食物,比如奶制品、豆制品、鸡蛋、鱼虾、海带、黑木耳、鸡爪、蹄筋、软骨、羊腿等,这些既能补充蛋白质、钙质,防止骨质疏松,又能帮助润滑软骨及关节,从而减轻关节炎的症状。还可以适当选用杜仲、巴戟天等补肝肾、强筋骨的药材制作药膳服用。

专家还建议,老年人保护好膝关节,第一就是防寒保暖,因为膝关节处很少脂肪,主要是一些关节韧带,这个部位很难自身保暖,容易受寒。在南方,市民常年使用空调、风扇,穿的衣衫也很单薄,这种生活方式更加容易导致膝关节感受风寒。所以,中老年人无论在哪个季节都应该给膝关节保暖,夏天搭一件毯子在膝关节上,冬季也最好戴上护膝。■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生命时报(







































北京治白癜风什么医院好
福州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oomkg.com/wadzz/128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