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和尚讲中药绝学,中药分类壹览表,太难得

老和尚講:中藥絕學,中藥分類壹覽表,太難得了!

中藥是壹個十分龐大的家族,若是不加以分類,籠統而學,怕是難以厘清各藥之間的關系,也不易掌握各藥的效用,影響臨床的發揮。如何快速掌握中藥的作用?有道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若將中藥分門別類,學習起來就容易多了。具體怎麽分呢?

北齊徐之才曾把藥物的效能分為十種,他說:“藥有宣、通、補、泄、輕、重、滑、澀、燥、濕十種,是藥之大體。”內容是:宣可去壅,生姜、橘皮之屬,即理氣和胃藥;通可去滯,通草、防己之屬,即利尿藥;補可去弱,人參、羊肉之屬,即強壯營養藥;泄可去閉,葶藶、大黃之屬,即瀉水、通大便藥;輕可去實,麻黃、葛根之屬,即解肌發汗藥;重可去怯,磁石、鐵粉之屬,即安神鎮靜藥;滑可去著,冬葵子、榆白皮之屬,即利尿潤腸藥;澀可去脫,牡蠣、龍骨之屬,即收斂固澀藥;燥可去濕,桑皮、赤小豆之屬,即理濕化痰藥;濕可去燥,白石英、紫石英之屬,則滋潤藥。宋朝寇宗奭補充兩種:寒可去熱,即清涼藥;熱可去寒,即溫熱藥。清朝賈九如又提出:雄可表散,銳可下行,和可安中,緩可制急,平可主養,靜可制動等。各有見地,可供參考。

現在壹般分法比較明朗,大致如下:

壹、解表藥

具有發散作用,包括疏解風寒、風熱、風濕、暑氣等外邪犯表。辛溫解表,如麻黃、桂枝、紫蘇、羌活、獨活、荊芥、防風、細辛、香薷、白芝、秦艽;辛涼解表,如葛根、柴胡、薄荷、豆豉、豆卷、桑葉、菊花、浮萍、升麻;驅風濕,如威靈仙、白芝、絡石藤、五加皮、海風藤等。

二、瀉下藥:具有通大便作用(包括瀉水)。寒下,如大黃、玄明粉;熱下,如巴豆;潤下,如麻仁、瓜蔞仁、郁李仁;瀉水,如大戟、芫花、甘遂、牽牛子、商陸、葶藶等。

三、理濕藥:具有除濕滲利作用。芳香化濕,如藿香、佩蘭、佛手、蒼術、厚樸、草果;淡滲,如伏苓、通草、苡仁;利尿,如車前、澤瀉、木通、防己、瞿麥、豬苓、卑薢、篇蓄等。

四、祛寒藥:具有溫中作用(包括回陽)。溫中散寒,如吳萸、丁香、幹姜、茴香、烏頭;扶陽壯火,如附子、肉桂、益智仁、肉果、巴戟天等。

五、清熱藥:具有清解內熱作用(包括解毒)。苦寒清熱,如黃連、黃芩、黃柏、知母、山梔、龍膽草、連翹、青蒿、夏枯草、丹皮、銀花;甘寒清熱,如鮮生地、石膏、竹葉、竹茹、天花粉、地骨皮、蘆根、茅根;清熱解毒,如玄參、犀角、青黛、大青葉、馬勃、射幹、山豆根、地丁草、板藍根等。

六、湧吐藥:具有催吐作用。如瓜蒂、藜蘆、膽礬等。

七、消化藥:具有消食健胃作用。如神曲、山查、麥芽、砂仁、蔻仁、萊菔子、雞內金等。

八、止咳藥:具有肅肺作用(包括化痰平喘)。清肺止咳,如前胡、牛蒡、杏仁、貝母、桔梗、桑白皮、枇杷葉、馬兜鈴、百合、百部、胖大海;溫肺止咳,如白前、旋覆花、紫菀、款冬花;消痰平喘,如膽星、半夏、白芥子、蘇子、天竺黃、海浮石、鵝管石、竹瀝、海藻、昆布、海蜇等。

九、理氣藥:具有舒暢氣機作用。行氣,如陳皮、烏藥、木香、香附、郁金、金鈴子、香櫞;破氣,如織實、青皮、沈香、厚樸等。

1十、理血藥:具有和血作用,包括破瘀、止血。活血,如當歸、川芎、紅花、雞血藤、五靈脂、延胡、乳香、沒藥;破瘀,如桃仁、敗醬草、益母草、姜黃、劉寄奴、地鱉蟲、水蛭、虻蟲;止血,如仙鶴草、參三七、蒲黃、白及、槐花、地榆、側柏葉、茜草、血余炭、大小薊、棕櫚、藕節等。

十壹、滋補藥:具有營養強壯作用(包括補氣、補血、溫補、清補)。補氣,如人參、黨參、黃芪、白術、山藥、甘草;補血,如熟地、首烏、驢皮膠、龍眼肉、當歸身、白芍;溫補,如鹿茸、蓯蓉、菟絲子、蛤蚧、五味子、補骨脂、狗脊、杜仲、續斷、海狗腎、鹿角膠、虎骨膠;清補,如沙參、麥冬、石斛、女貞子、龜板、鱉甲、枸杞子、女貞子、天冬等。

十二、開竅藥:具有醒腦辟穢作用。如麝香、牛黃、蟾酥、冰片、蘇合香、安息香、菖蒲等。

十三、鎮靜藥:具有重鎮作用,包括息風、安神。重鎮,如磁石、代赭石;息風潛陽,如天麻、鉤藤、石決明、牡蠣、羚羊角、玳瑁、蜈蚣、全蠍;安神,如遠誌、棗仁、柏子仁、龍齒、朱砂、伏神、珠粉等。

十四、固澀藥:具有收斂作用(包括止汗、固精、制瀉)。止汗,如麻黃根、浮小麥、糯稻根、五味子;固精,如金櫻子、欠實、蓮須、蓮肉、龍骨;制瀉,如禦米殼、赤石脂、石榴皮、訶子等。

十五、驅蟲藥:具有殺蟲作用。如使君子、蕪荑、雷丸、鶴虱、榧子、檳榔、雄黃、苦楝根等。

從上面可以看到中藥的豐富,並在治療上具有多種多樣的功能,我們體會到,藥物作用於人體,主要是兩個方面:壹為恢復和加強體力,壹為驅除病邪。簡單地說,就是扶正和祛邪,也即《內經》所說“虛則補之,實則瀉之”的原則。現在為了便於學習和臨證應用,將最繁用的藥物結合常見證候,再作如下分述,有應生用或炮制用的亦加註明。

1、扶正類屬於肺者:分肺氣虛、肺陰虛,補肺氣:生曬人參、生黃芪、冬蟲草、山藥,補肺陰:北沙參、麥冬、川百合,屬於心者:分心血虛、神不安。

補心血:細生地、麥冬、酸棗仁、柏子仁、龍眼肉、紅棗、五味子、浮小麥,安神:龍齒、雲伏神(用朱砂拌者為朱伏神)、珍珠粉,屬於肝者:分肝血虛、肝陽上升。

補肝血:當歸身、白芍、制首烏、驢皮膠、潼沙苑,潛陽息風:左牡蠣、生石決、鉤藤、天麻、杭菊花、羚羊尖、炙全蠍,屬於脾者:分中氣虛、中氣下陷。

補中氣:黨參、白術、山藥、炙甘草、扁豆、飴糖,升提中氣:炙升麻、軟柴胡、煨葛根。

屬於腎者:分陰虛、陽虛、精關不固、筋骨無力,補陰:熟地、山萸肉、天冬、菟絲餅、桑椹子、熟女貞、炙鱉甲、龜板、制黃精、紫河車、核桃肉。

補陽:枸杞子、鹿茸、海狗腎、益智仁、鹿角膠、肉桂、熟附片、巴戟肉、鎖陽、胡蘆巴。

固精:金櫻子、煆龍骨、煆牡蠣、蓮須、欠實、桑螵蛸,壯筋骨:炒杜仲、續斷、炙虎骨、懷牛膝、炙狗脊、補骨脂、木瓜。

屬於腸胃者:分津液虛、消化弱、滑腸、便閉,養津液:金石斛(用鮮者為鮮石斛)、天花粉、玉竹。

助消化:雞內金、春砂仁、白蔻仁、炒谷芽,澀大腸:訶子、禦米殼、赤石脂、煨肉果,通大便:生大黃(亦可用炒大黃)、玄明粉、蘆薈、織實,潤腸:麻仁、瓜蔞仁、郁李仁、淡蓯蓉、蜂蜜。

屬於膀胱者:分小便短澀、遺尿不禁,利尿:雲伏苓、豬苓、赤苓、車前子、澤瀉、冬瓜皮、通草、木通、大腹皮,通淋:石韋、瞿麥穗、篇蓄草、海金沙、土伏苓,止遺溺:覆盆子、五味子、蠶繭。

祛邪類:屬於外邪者:分風熱、風寒、暑邪、中寒、風濕痛,散風熱:桑葉、杭菊花、薄荷、清豆卷、淡豆豉、荊芥、防風、葛根、軟柴胡、蟬衣、蔓荊子、桔梗,散風寒:生麻黃(亦可用炙麻黃)、桂枝、紫蘇、羌活、獨活、蔥白、生姜、白芝、細辛、槁本、辛夷花。

清暑邪:香薷、藿香、佩蘭、荷葉(端午節後中秋節前,壹般都用鮮藿香、鮮佩蘭、鮮荷葉)、青蒿,溫中祛寒:吳萸、肉桂、幹姜、煨姜、炮姜、丁香、川椒、小茴香、烏頭,祛風濕痛:威靈仙、海風藤、絡石藤、川烏、草烏、秦艽、桑枝、絲瓜絡。

屬於熱者:分熱邪、火邪、血熱,清熱:金銀花、連翹,生石膏、飛滑石、知母、茅根、蘆根(亦可用鮮茅根、鮮蘆根)、黑山梔、黃芩、淡竹葉、炒竹茹(亦可用鮮竹葉、鮮竹茹)。

瀉火:黃連、黃柏、龍膽草、山豆根、生甘草,清血熱:鮮生地、丹皮、白薇、地骨皮、玄參、犀角、大青葉、板藍根。

屬於濕者:分濕濁、濕熱,化濕:制蒼術、厚樸、菖蒲、煨草果、白蔻仁、炒苡仁,清濕熱:卑薢、苦參、飯赤豆、茵陳、白鮮皮、防己。

屬於痰者:分熱痰、風痰、寒痰、水飲、痰核,化熱痰:炙兜鈴、淡竹瀝、川貝母、天竺黃、炙桑皮、甜杏仁、地枯蘿、枇杷葉(亦可用清炙枇杷葉)、膽星、射幹、荸薺、海蜇。

化風痰:炒牛蒡、前胡、苦杏仁、象貝母、苦桔梗、胖大海,化寒痰:姜半夏、陳皮、炙蘇子、煆鵝管石、炙百部、炙紫菀、炙款冬,逐水飲:葶藶子、制甘遂、黑醜、商陸、螻蛄、蟋蟀,消痰核:淡昆布、淡海藻、山慈菇、炙僵蠶、蒲公英。

(5)屬於氣者:分氣郁、氣逆。

舒氣郁:廣郁金、制香附、白蒺藜、路路通、羅子、金鈴子、香櫞、佛手、織殼、玫瑰花、青皮、煨木香、烏藥、制乳香、炙沒藥、檀香,平氣逆:沈香、旋覆花、代赭石、煆磁石、蛤蚧尾。

屬於血者:分血滯、瘀血、出血,活血:全當歸、川芎、紅花、雞血藤、蘇木、五靈脂、丹參,破瘀血:澤蘭、益母草、荊三棱、蓬我術、王不留行、敗醬草、桃仁泥、地鱉蟲,止血:參三七、茜草、仙鶴草、側柏葉、墨旱蓮、槐花炭、地榆炭、血余炭、棕櫚炭、蒲黃炭、藕節。

屬於積者:分蟲積、食積,殺蟲:使君肉、蕪荑、鶴虱、雷丸、炙百部、檳榔、苦楝根,消食:六神曲、山查炭、焦麥芽、炒萊菔子。

依據藥物的功能來分類,主要是便於臨證。但必須鄭重說明,壹種藥有多種作用,如果因此而忽視其他方面,將會減低藥物的全面效能。因此,對於每壹種藥應當全面了解其氣味和效能,再抓住其主治重點。這樣,在使用的時候便可左右逢源。

山野壹僧、娑婆壹經

振海堂健康管理

长按识别







































北京哪家医院看白癜风
白癜风那家医院治疗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oomkg.com/wadzz/1577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