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腿痛时,这样拔罐最神效
1.腰腿痛病因病机
腰痛
腰痛的病因非常复杂,临床上常见于西医学的腰部软组织损伤、肌肉风湿、腰椎病变、椎间盘病变及部分内脏病变等。
中医学认为,腰痛主要与感受外邪、跌扑损伤和劳欲太过等因素有关。
感受风寒,或坐卧湿地,或长期从事较重的体力劳动,或腰部闪挫撞击伤未完全恢复,均可导致腰部经络气血阻滞,不通则痛。
腿痛
中医认为,下肢疼痛(包括肌肉、筋脉和关节),痛有血虚、血寒、寒湿、风湿、湿热流注、阴虚阳虚、肾虚风袭之分。
血瘀使下肢血流量减少,特别在活动时,由于肌肉、骨骼耗氧量增加,但下肢血管内的血流量严重不足,就会导致缺血、缺氧愈演愈烈,从而出现下肢疼痛。
寒重导致经络淤堵,下肢血脉运行不畅,下肢疼痛时间越长,体内寒邪越重。血瘀和寒重,两者之间互相影响,互为加重。
2.腰痛时候来一罐!腰好才能身体好
拔罐的“补”与“泻”
一般而言:
●拔罐的罐体及罐口较小为补,罐体及罐口较大为泻;
●拔罐时吸拔力量较小的为补,吸拔力量大为泻;
●吸拔时间较短的为补,吸拔时间较长的为泻;
●吸拔力量渗透较表浅的为补,吸拔力量渗透较深的为泻;
●吸拔操作时力量小摆动幅度小的为补,吸拔操作力量大摆动幅度大的为泻;
●吸拔点少的为补,吸拔点多的为泻;
●介于补泻之间的为平补平泻。
肾虚腰痛
治疗法则:偏阳虚者补肾助阳,偏阴虚者补肾滋阴。
操作:患者俯卧,选拔肾俞、大肠腧、委中、足三里,用最小的抽气罐拔昆仑,每次拔罐不超过5个,用中小号玻璃罐,以闪火法吸拔,吸力不易太强,时间5—10分钟,一日一次穴位轮换取用。
风湿腰痛
治疗法则:温经通络止痛。
取穴:肾俞、志室、气海俞、大肠腧、关元俞、环跳、风实、委中、阳陵泉、飞扬、昆仑。
操作:患者俯卧,均以中、大号玻璃罐,以闪火法吸拔,吸力要强,时间10—15分钟,只有昆仑用最小抽气罐吸拔,拔罐个数不限,对以上穴位可同时拔,还可使用走罐,由上至下游走,局部风湿淤血可用刺血罐。
淤血腰痛
治疗法则: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取穴:血海、膈腧、大肠腧、环跳、三阴交、合谷、期门、肾俞、秩边、承山。
操作:患者俯卧,用大中号玻璃罐以闪火法吸拔,拔时深重,时间10—15分钟,视情况延长,最好要拔出痧来。游走时用螺旋走法,幅度要大。刺血罐拔环跳、大肠腧、委中、承山、或有淤血部位也可用刺血罐,出血量5—10毫升,对于疼痛,急性发作,有缓急解痛之效。每次取穴不超过3个穴位,女性拔出血量应少一点,注意是否会有血晕。
拔罐治疗本病有较好的临床效果,配合推拿治疗则疗效更佳。疼痛处配以按摩热敷易于行气活血,通络止痛,适当运动也有助于治疗。
3.腰腿痛按摩治疗
腰腿痛是生活中的常见病,很多人都选用药物治疗。其实治疗腰腿痛,中医按摩有很好的疗效。
中医按摩能调理机体气血阴阳、疏通气血、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还可解除局部肌肉痉挛,促进局部血液、改善皮肤、肌肉的血液供应。适当按摩配合药物治疗,往往能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腰痛
●按命门穴:站位或坐位。用一手或两手拇指按住命门穴。该穴在第二腰椎棘突下的凹陷处。用力按住该穴至感觉有点酸胀,然后揉动数十次。
●揉肾俞穴:用一只手的拇指按住肾俞穴。该穴在第二腰椎棘突下,即命门穴的外侧约两个手指宽处。用力按住该穴时即有酸胀感,按到有足够的酸胀反应后,再揉动数十次。然后再用另一只手按另一侧肾俞穴并揉动。
●捶腰:两手握空心拳,用拳眼轻轻捶击两侧腰部,由上而下,再由下而上,共20~30次。
腿痛
●伏兔、膝眼、解溪穴:伏兔在大腿前部中间,离膝盖一掌的距离。膝眼位于膝盖骨两侧的凹陷处。解溪位于小腿与足背交界处的中央凹陷处。
按摩时,一方面按揉伏兔、膝眼、解溪3个穴位,同时配合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的伸曲和旋转练习,能起到舒筋、活血、镇痛的功效。
●承山穴:此穴在小腿后方的正中间,由上方肌肉丰厚处向下滑移,至肌肉较平处即是,用手指按住此穴,坚持1~2分钟,或揉此穴5分钟亦可。
●委中穴:位于人体的腘横纹中点。委中是治疗腰腿痛的特效穴位,按摩委中穴通常能减轻30%的腰腿痛症状。如果自己按摩,可以采取坐位,双手掌抓住膝盖,中指按住腘窝中心的委中穴,以点按、揉按为主,需稍用力,每次坚持3分钟,每日3~4次。
别急着走,
下面还有四篇精彩文章等着你哦
01.痧是什么?结节是什么?经络不通的后果是什么?
02.一个资深足疗人的50条工作心得,说的太有道理了
03.技师,别让抱怨让我们变得廉价!
04.肝火旺,脾气大,两个方法就解决!
转载请注明:http://www.oomkg.com/wadzz/16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