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丨超声在骨关节炎中的应用

导语:影像学检查是骨关节炎的重要诊断手段,以往X线是主要检查方法,但敏感性较差,对软组织病变的检查效果较差。由于X线检查对于早期的骨侵蚀和软组织病变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很低,无法直接观察滑膜、软骨和骨髓水肿情况,无法早期诊断RA。CT检查具有较高分辨率,但也难以显示滑膜病变和骨髓水肿,对于软组织病变的诊断也有一定的难度,大量文献报道MRI是无创性诊断关节软骨退变的理想手段,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平片不能直接显示软骨以及关节镜难以观察软骨内部结构的缺点,甚至还能反映出软骨的4层组织学结构,能将软骨退变的形态学改变与组织病理学改变结合起来,但因其价格昂贵而无法作为常规检查。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彩色多普勒技术及高频超声探头在临床逐渐普及,对病变关节的检查效果明显提高,使得超声评估炎症成为可能。今天就让我们来聊一聊超声在骨关节炎中的应用吧!

肌腱炎

骨关节活动度大,长期承受各种压力,关节周围的肌腱长时间受摩擦等因素的刺激,易发生急性和慢性炎症。如肩关节的冈上肌腱病变会引起疼痛和功能障碍,肌腱增厚时肌腱炎患者在进行超声检查时提示回声减少,此时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肌腱、滑膜检查是会发现血流信号较正常情况下更多。慢性肌腱炎的主要特征是回声均匀性降低和肌腱增厚,通常伴有强烈的钙化回声。

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滑膜炎为主要病理学特征的慢性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其高发年龄为40~60岁,常伴滑膜充血、水肿、炎细胞浸润及滑膜组织增生,X线在该类疾病中应用极大受限,而超声可显示滑膜增厚程度不同,主要以低回声为主,增厚的滑膜炎表现为滑膜厚薄不均,关节腔面毛糙,明显增生的滑膜可有绒毛状结构凸向滑膜腔。

滑膜炎:关节腔内异常低回声组织,

不可移动,难以压缩

退行性骨关节炎

正常软骨的超声表现为边缘清晰光滑的低回声带,前方为高回声的软组织区,后方为正常骨表面,正常的软骨下骨超声表现为连续光滑的强回声线。当软骨出现破坏和糜烂,表现为厚度变薄、回声增强及前缘模糊不清,而破坏性病变发生在软骨下骨时,超声表现为局部不光滑,连续性中断,有缺损,甚至出现较大范围骨面凹凸不平及明显缺损。

痛风性关节炎

该类患者的超声表现可因尿酸盐沉积在不同的部位而不同,若沉积在关节内形成痛风石则表现为关节内强回声的卵圆形团块后方伴声影。而在关节腔、关节囊及韧带内侧表现为相应位置的强回声点,临床上常说的“双轨征”指沉积在软骨表面平行的高回声。GA患者关节多出现关节滑膜增厚及滑膜表面丰富的增生血管,超声检查表现为关节腔内凸起样的片状及团状等回声或低回声,不因超声探头加压而移动,可通过滑膜增生及血流信号判断疾病活动度。

膝关节软骨“双轨征”

参考文献马艳,金莉,李向培,等.高频超声在类风湿关节炎双手关节病变的应用价值[J].实用医学杂志,,32():-.李静,红华,冯德喜,等.能量多普勒超声和超声造影评价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缓解期腕关节滑膜病变的价值比较[J].中国实用医刊,,47(05):5-7.高泽燕,刘晓月,陈丽萌,等.超声检查在高尿酸血症患者多脏器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基础医学与临床,,40(4):-

本文为运动科大世界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请后台留言联系我们删改。

喜欢,就给我一个“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oomkg.com/wadzz/2018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