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事洪洞县中医院开展冬病夏治医疗服务
记者莲花报道 “冬养三九,夏治三伏。”7月8日是今年小暑的第二天,也意味着防治多种慢性疾病的最佳时机即将到来。医院启动了“冬病夏治”门诊,让更多患者受益于“冬病夏治”的独特疗效。
眼下,天气已进入大热,很多患有寒性病医院“冬病夏治”门诊科,进行了治疗。
家住古县县城的罗清爱女士,今年67岁,主要症状是怕风出汗,经常腿痛,得病三年,医院治疗,不对症,腿部常感难受不已,尤其到了冬季、雨天更甚,老毛病还会加剧,吃了一大堆药也不太管用。今年,她听说“冬病夏治”对慢性疾病效果好,医院看病,经过段平杰大夫的把脉问诊检查,她了解到自己属于寒性体质,可以用“冬病夏治”的疗法改善病症,段平杰大夫给她开了三天的中药,并贴上了“三伏贴”药贴。
针对“冬病夏治”适应人群,记者采访了段平杰大夫,段平杰说,“冬病夏治”的治疗对象为冬季受寒时病情不断反复、加重,以及畏寒的虚寒体质患者。针对这些患者,在夏季给予针对性治疗,以预防冬季旧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从多年治疗经验来看,‘冬病夏治’治疗效果理想的病症主要有风湿病、关节肿痛、软组织风湿病、产后风湿症、四肢厥冷、慢性腰腿疼痛等、有哮喘、慢性肠炎、消化不良的小儿在经过治疗后,也能够取得不错的疗效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冬病夏治”因其增强虚寒体质人群抵御疾病的能力,近年来受到不少患者的推崇,尤以实惠、简单的“三伏贴”最受欢迎。“冬病夏治”亦可理解为“夏治冬病”,体现了中医学“治未病”的思想。《素问·四气调神论》有云“春夏养阳”,意味着夏季气温高,人体阳气旺盛,“冬病夏治”即利用这个有利时机,通过多种治疗方式,使人体阳气充沛,经络气血通畅,虚寒体质得到纠正。
“平时这类病人衣食住行应应注意什么?”记者问,“平常多吃些粗粮、水果、适当运动,少吃油腻、烧烤食物。夏天不敢穿得太厚,穿得太厚,太阳照射的热气进不到体内,阻隔了湿气向外散发,不利于体内湿气及时排出。”段平杰说。
不过,“冬病夏治”效果虽然显著,却并非人人适用。段大夫说,只有阴寒体质、虚寒体质做“冬病夏治”才比较适宜,湿热或者痰湿的病症就不太适合。患有恶性肿瘤、有出血倾向的人也不适宜“冬病夏治”。处于急性发病期,如发热、哮喘发病、出疹子、皮肤溃疡的患者,也不能进行治疗。因此,市民在“冬病夏治”前,应该进行咨询,请专业中医辩证体质,给予专业指导和治疗建议。
“三伏贴”需要注意什么? 记者问,“避免烟酒、辛辣,勿贪凉。”段大夫说,
段大夫还说,在这些治疗方法中,由于穴位敷贴方便,随贴随走,尤受患者青睐。他介绍,“三伏贴”是指在夏季初伏、中伏、末伏期间,将具有温通脉络、散寒祛湿、补养阳气的中药研成细粉,调和成膏状敷贴于特定穴位上,以达到鼓舞阳气,调节人体的肺脾功能,提升机体免疫功能的效果,“今年的初伏为7月13日,中伏为7月23日,末伏为8月12日,利用‘三伏天’治疗,再加上入伏、出伏后各加强一次,效果最好。”
段大夫提醒,在敷贴时,有一些要点需要注意,她说,一般药膏刚贴到皮肤上会感到凉凉的,一般药饼要贴3-6小时,过一段时间后,贴处会有发痒或灼热感,均属正常反应,不影响疗效,如果这些感觉不可耐受,可自行揭除,用清水进行局部清洗,一般可自行痊愈,切勿自行抓挠,也不要自行使用药膏,以免损伤皮肤,对今后治疗造成影响。
他提醒,在敷贴药物期间,最好少做运动,避免出汗造成胶布脱落;生活中,尽量避免电扇、空调直吹,以利于药物吸收;饮食上,注意避免食用寒凉食物、烟酒、海味及辛辣、牛羊肉等食物,以免影响治疗。在洗澡时,不要用力搓揉敷贴穴位,轻轻擦拭即可。如果敷贴后出现水泡,千万不要自行治疗,医院就诊。
北京白癜风医院北京白癜风医院转载请注明:http://www.oomkg.com/wadzz/4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