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波治疗应用干货涉及多个科室使用必读

短波

短波疗法是什么?

应用短波电流所产生的高频电磁场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短波疗法,人体对短波电流阻抗较低,故短波易于通过人体,治疗时电极可不接触皮肤,短波作用于人体组织后,可引起血管短暂收缩,继而迅速出现较持久的扩张,血流加快,血管通透性增高,可促进水肿和炎症消散吸收,短波还可降低神经的兴奋性,有镇静止痛作用,短波疗法主要适用于急性、慢性炎症与疾病。

短波治疗法有哪些特性?

1、短波作用于人体主要产生三种效应:热效应、微热效应和无热效应。

热效应:组织吸收电能后转变的内生热,其特点可达体内深部,具有均匀性、选择性。

这种特点对神经、骨和内脏具有独特的治疗作用。

微热效应:可改善血液循环,具有镇痛消炎、降低肌张力的作用。

无热效应:对亚急性状况下的消炎、加速组织生长修复、提高免疫力具有独特的临床作用。

2、电极不必接触皮肤,高频电流较容易穿透皮肤,故高频电疗不必接触皮肤

短波治疗仪是怎么工作的?

短波疗法是一种透热疗法,它不同于超声和微波。短波疗法主要有电容场法和电感场法,短波治疗仪根据作用方式可分为:

1.电场式(电容式):

电容场法是利用电容电极间的高频交变电场局部产生治疗作用的方法。

电容治疗头电容式平板软橡胶电极

电场式短波治疗仪的特点是作用于病人的回路有两个独立缆线,两电极分开摆置,当高频率电流经过缆线到达电极时,两个电极间会产生极强电场,因此,治疗师需将患者治疗部位置于两电极之间。

电容场较多用的有对置法、并置法。

对置法:治疗时两个电极相对放置,电力线集中于两电极之间,横贯治疗部位,作用较深。

1、并置法:治疗时两个电极并列放置,电力线较分散,只通过表浅组织,作用较浅。

2、电感式:

即利用盘绕体或缠绕肢体的电缆或盘状电极或涡流电极作用于人体,通过高频交变磁场使组织产生感应电流(涡电流),因组织内分子不同的传导性,导致不同分子之间互相运动摩擦生热,引起深层组织温度升高,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

组织的导电率越高,组织产热愈多。肌肉组织的含水量多,导电率高,电阻率低,脂肪的导电率比肌肉低数倍至数十倍。因此电感场法时肌肉内产热多,而脂肪组织产热少;电容场法治疗时脂肪组织产热是肌肉的数倍,而脂肪组织中血管少,血循环差,产热后不易散发,因此容易造成“脂肪过热现象”,而影响热作用的深度。因此,电容场法主要适用于加热低循环的组织,如连接性组织;电感场法则对于循环较好的组织效果最好,如肌肉、内脏器官等。因此肥胖的病人,应采用电感式短波,减少脂肪层产热,让热到达肌肉层。

短波治疗法的治疗作用?

短波的治疗作用为热效应和非热效应。

热效应

采用连续、一定剂量的短波作用于人体时可产生明显的温热效应(thermaleffect)。这种热是内源生热,其较传统传导热疗法及传统辐射热疗法作用更深、更持久而均衡。

临床主要作用包括:缓解疼痛、促进愈合、减少关节僵硬,如果结合牵伸训练,则可以增加关节活动度。因短波可以作用于深且较大面积的部位,通常用于髋关节或腰背部。

(1)在血管和淋巴管上的效果

几乎所有短波的治疗效果研究都显示能促进血液循环。许多学者的研究指出当接受短波治疗时动脉血管扩张效果特别显著,且淋巴液随之转移。

(2)在新陈代谢上的效果

由于短波治疗所产生的热效应,引起局部血管扩张,造成血液中营养物质及氧气供应增加,活化酶反应,因而加速体内新陈代谢。

(3)在神经系统上的效果

热效应的增加会加速末梢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提高疼痛的阈值。

非热效应

脉冲式、小剂量短波作用于人体时,其产生的热量无法维持,会因为血液循环及及机体对热的调节作用将热排除,不足以产生温热感、组织温度无明显升高。但是短波电流及磁场的作用仍然会产生生物学效应或治疗效果。如血液循环改善、炎症区白细胞数量增多,活性增高,水肿吸收,炎症减轻,疼痛缓解,伤口愈合,组织及骨质再生等。

因此,短波透热疗法可以以两种不同的模式应用:连续或脉冲模式。当使用连续模式时,接受治疗的组织被加热。当需要较少的热量用于受影响的组织时,则使用脉冲模式。

哪些疾病适用短波疗法?

1、内科: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哮喘、胸膜炎、胃肠炎、结肠炎、胰腺炎、消化性溃疡。

2、外科:前列腺炎、肛周炎、肛瘘、痔疮、术后切口感染、颈椎病、肩周炎、腰及骨关节韧带扭挫拉伤、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脉管炎。

3、皮肤科:皮肤溃疡、皮炎、过敏性皮炎、褥疮、带状疱疹。

4、妇科:盆腔炎、附件炎、卵巢囊肿、子宫发育不良、不孕症、月经不调。

5、儿科:肺炎、支气管炎、急性淋巴炎、百日咳、腮腺炎、免疫功能低下。

6、神经科:末梢神经炎、周围神经炎、面神经炎、三叉神经痛、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神经麻痹。

7、康复科/骨伤科/运动医学科/疼痛科:关节炎∶如肩周炎、膝关节炎·软组织炎症∶滑囊炎、慢性肌腱炎等·常见颈肩腰腿痛·运动创伤∶拉伤、挫伤等

一般短波常使用在处理肌肉骨骼系统的问题:连续短波常用于治疗急慢性、慢性炎症及需用累积热效应达到治疗目的的肌骨系统疾病;脉冲短波适应症包括疼痛及水肿的控制,促进伤口愈合、急性期炎症的处理、疼痛控制等。对于肌肉纤维化或关节囊挛缩,可先给予短波治疗在挛缩的组织上,增加胶原纤维的柔软度,并提高组织温度,再进行徒手治疗。

对于退行性关节炎、滑囊炎、骶髂关节炎症、强直性脊柱炎及关节或肌腱损伤所引起的肌肉痉挛及疼痛均可以用短波得到缓解。

对于风湿性关节炎的慢性患者可藉由短波的治疗降低关节的僵硬,增加软组织的弹性,来改善其关节的活动度。如果这些患者处于急性或亚急性期,可以给予较低剂量,增加浅表组织的血液循环,改善关节肿胀。

另外,也可以利用较低剂量的短波治疗反复发作的炎症,通过增加血流量和局部组织的氧气,改善代谢废物的排除。

一些临床报告也提出,短波对于淋巴水肿、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的病人有利。

短波透热疗法在与其他康复疗法联合应用时也很有效。发表在"NormalJournalofPhysicalMedicineandRehabilitation"(美国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短波疗法与热敷和等速训练一起使用可以更有效缓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疼痛并改善功能。

另一项研究评估了“短波疗法对慢性腰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发现短波透热疗法可显着减轻腰痛患者的疼痛,改善血液循环并增加灵活性。

禁忌症

1、活动性出血及血管被压迫或缺血部位

2、患者无法感受温度的变化或疼痛时要避免使用有热效应的短波

3、患者有发烧情形

4、安装有心脏起搏器患者

5、月经期及妊娠患者

6、眼睛周围

7、成长中孩童的骨骺端

8、恶性肿瘤患者等(大功率热疗除外)

蓝田医疗EMS短波治疗仪

它采用电子管振荡产生超短波高频电场来进行治疗的仪器设备。通常将波长1~10m,频率30~MHz的射频电流称为超短波电流,用于临床称为超短波疗法。设备通过电容电极输出能量,将患部置于电极之间,在高频电场的作用下,使病变部位的分子和离子在其平行位置振动,并互相摩擦而产生热效应。这种热效应使患部的表层和深层组织均匀受热,能增强血管通透性,改善微循环,调节内分泌,加强组织机体的新陈代谢,降低感觉神经的兴奋性,从而达到抑菌、消炎、止痛、解痉,促进血液循环和修复,增强机体免疫力的治疗目的。

效果

EMS短波治疗仪临床是建立在有热、微热和无热的基础上,具有功率大、效果好之特点。

成本

EMS短波治疗仪具有连续和脉冲输出,满足于临床路径和规范,决定了短波治疗临床疗效具有不可替代性和治疗窗口时间的适时性,从而提高了临床机会、缩短了临床时间和降低了医疗成本。

安全

EMS-短波治疗仪的短波发生器是半导体结构、CE标准设计、双安全保险、同时具有脉冲和连续输出,决

定了治疗过程中无辐射、无烧伤。

便捷

内置20个处方、10个自设处方、便捷的屏幕操作。医护人员操作便捷。

医院了解合作!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oomkg.com/wazlyy/1843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