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肿痛骨刺ldquo刺扎rdqu
医生:我颈椎有骨刺,吃什么药能消掉?
医生:我脚跟长了骨刺,太疼了,能做手术割掉吗?
医生:我长了骨刺是类风湿关节炎引起的吗?
骨刺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在严格意义上来讲,是两种不同的病,发病的原因还有引起的后果,都是不是一样的,但是这两种病对我们的关节都是有一定的影响。骨刺不算是类风湿性关节炎,对于骨刺是因为我们的关节受到某种原因的刺激,导致了软骨出现了异常,所以才让骨头有自我修补和增生的情况,就出现了老化的现象。下拉原因是骨骼受损和身体缺钙。
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来说,具体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但是属于滑膜炎炎性的一种疾病,在我们的手上和脚上的关节都有活动不便的情况,并且这样病还会导致关节出现畸形,严重的是功能丧失。
什么是骨刺?
骨刺真的如同洪水猛兽、十恶不赦吗?其实大可不必。骨刺是骨关节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是人体应对关节过度磨损的一种自我保护。骨刺:学术名词为骨疣(BoneSpur),医学病名增生性骨关节病。骨刺是关节因种种原因造成软骨的磨损、破坏,并促成骨头本身的修补、硬化与增生,是一种自然的老化现象。身体表面的变化我们随时能够看到,如皮肤脱水干燥了,慢慢有皱纹和老人斑了,但藏在身体里的骨头也发生着类似的变化,像骨质增生、骨赘、骨刺、椎间盘脱水等。然而骨刺并非老人家的专利,由于工作型态改变,许多人必须久坐、久站,若是加上姿势不正确,很容易年纪轻轻就使脊椎提早发生退化现象,从而诱发骨刺的发生。增生性骨关节病属于骨性关节炎中后期的病变类型,是一种以关节软骨损害和周围骨质增生为主,并累及整个关节周围组织的最常见的关节疾病,会出现关节软骨退变、断裂、缺损,甚至整个关节面的损害,表现为关节疼痛、僵硬、肥大、活动受限,好发于膝、髋、颈椎和腰椎等负重关节。骨刺有哪几种类型?
增生性骨关节病可分成两种类型:即原发型及继发型。原发型增生性骨关节病:
是指发病原因不明患者无遗传缺陷,没有全身代谢及内分泌异常,关节没有创伤、感染、先天性畸形等病史,多见于50岁以上肥胖型患者。多为关节受损,发展缓慢、预后较好,在我国原发性增生性骨关节病指在发病前关节有某些病变存在者,如骨折、脱位、关节先天发育不良等。这种类型的骨关节病患者在发病之前一般无其他关节症状,既往未被诊断为其他关节疾病,多数患者首次就诊就被诊断为增生性骨关节病。
继发型增生性骨关节病:
病变常局限于单个关节,病变进展较快,发病年龄较轻,预后较原发型差。多数是因为关节损伤后出现,患者关节损伤后,关节疼痛不适症状长期不痊愈,或者出现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症状之前有过明确的关节损伤。
尽管这两种类型骨性关节炎有着上述的区别,但到这两种类型增生性骨关节病的临床表现、病理改变都基本相同。
骨刺病因病理是什么?
1、中医学:骨刺属中医的"痹证"范畴,亦称"骨痹"。中医认为本病与外伤、劳损、瘀血阻络、感受风寒湿邪、痰湿内阻、肝肾亏虚、骨质增生病因等有关。
2、病理学:不规则的软骨损害,在负重区域的软骨下骨硬化、囊肿,边缘骨赘增生,干骺端血流增加及不同程度的滑膜炎。
、组织学:早期软骨表面碎裂、软骨细胞增生、软骨面纵向裂开、结晶沉积,同时存在着软骨修复、骨赘增生;晚期出现软骨的彻底破坏,表现为软骨硬化、软骨消失及软骨下局灶性骨坏死。
4、生物力学:关节软骨的可伸张性、抗压力、抗剪切力及软骨通透性降低。软骨水分增加,过度肿胀,软骨下骨硬化。
5、生化改变:蛋白聚糖的含量(浓度)下降,其分子大小和聚集度改变,胶原纤维的大小、排列以及基质大分子的合成和降解均出现异常改变。
6、营养学:骨刺的根本原因是缺钙,主要是应力反应的结果。
骨刺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1、增龄:是骨关节炎发病最强的危险因素。据尸检资料显示,从20岁开始约5%的人关节就有退行性改变,40岁时,几乎90%的负重关节都有或多或少的骨质增生改变。专家对北京名成人进行膝骨关节炎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16~0岁、1~40岁、41~50岁、51~60岁、大于60岁年龄组有膝痛者中,骨赘阳性率分别为10.6%、14.8%、29.1%、51.8%、78.5%,随年龄增长而阳性率增高。
2、性别:从资料分析在50岁以前女性比男性的发病率高2倍,但50岁以后两性之间基本相等。、职业:骨质增生与职业有关。长期反复使用某些关节,可引起这些关节患病率的增加。如:铸造工的肘、肩关节,矿工的脊柱和膝关节,装卸工的膝踝关节,驾驶员的肩关节,修理工和纺织工的腕关节,芭蕾舞演员的跖趾关节,长期从事刺绣、打字、伏案工作者的颈椎关节,较长时间站位工作如纺织女工、营业员、迎宾小姐、仪仗队员的跟骨。4、种族遗传:英国人发病率最高而西非人最低,白种人比黑种人发病率高;伴有Heberden结节的骨关节炎妇女,她们的母亲和姐妹患本病者分别为普通人群的2~倍,且骨关节炎病人的HLA-A1、HLA-B8的检出率增高。5、体质因素:体重增加使本来已遭磨损的退化的关节再加上重荷,当然就更容易破坏,所以骨质增生多发生于负重较大的髋、膝、跟骨、腰椎等部位。研究发现超过标准体重20磅的人发生骨关节炎的可能性比正常体重者多.5倍的机会。6、姿势不良:如长期伏案工作者、睡眠姿势不良、枕头不合适者颈椎骨质增生的发病率特别高。这是由于椎旁肌肉韧带及关节的平衡失调,张力大的一侧易造成不同程度的劳损,并由于颈椎的部分肌肉呈持续紧张状态,久之这些肌肉发生静力性损伤,进而使颈椎发生退行性改变而引起骨质增生。也与颈椎关节长期受力不均,使压力(应力)集中于关节内的某处造成应力过度而损伤关节。7、骨内静脉瘀滞:以骨内静脉瘀滞为特征的骨血流动力异常及由此所致的骨内高压,使动静脉压差缩小、营养血管的血流减少、营养障碍可引起骨小梁坏死,骨细胞坏死可能是诱发关节炎的原因之一。骨刺的流行病学:
我国有症状的膝关节增生性骨关节病的患病率为8.1%,女性高于男性,呈现明显的地域差异,西南地区(1.7%)和西北地区(10.8%)较高,华北地区(5.4%)和东部沿海地区(5.5%)相对较低。有症状的髋关节增生性骨关节病的患病率为1.1%(男性)和0.9%(女性)。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展,增生性骨关节病的发病率还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增生性骨关节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群,65岁以上的人群50%以上都患有此病。
好发人群:肥胖的中老年人;运动员;重体力劳动者。
诱发因素:外界环境、温度变化;过度劳动及过量运动;关节损伤。
骨刺的典型症状:
骨疣不见得一定会产生症状,要看是否有压迫到神经根或是脊椎,如果没有的话就不会有什么让人不适的症状产生。相反的,如果骨刺刚好压迫到附近的神经根或是压迫到脊椎,就可能会有身体僵硬不能灵活弯身、疼痛、红肿、麻痹、关节变形、肌肉无力等症状。
骨疣会引起坐骨神经痛、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症、退化性膝关节炎等并发症,这些并发症会导致患者生活上的不适,甚至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轻微的并发症状,可以休息或是遵循复健师的建议,做一些物理治疗来缓解症状。当并发症严重时,就需要进一步接受手术治疗。
1、关节疼痛及关节压痛:增生性骨关节病患者一般会出现轻中度关节疼痛,关节过量活动后、受凉后疼痛加重,休息、热敷后症状缓解。如果关节炎症较重,则会出现关节持续疼痛、关节功能障碍。
2、关节活动受限及关节功能障碍:早期患者可能会出现晨起关节僵硬症状,骨质增生越严重,活动受限出现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就会越严重,最后患病关节不能完全伸直或者弯曲。、关节畸形:早中期可出现关节炎症渗出导致的关节肿胀、畸形,后期因软骨被明显破坏,可出现关节明显的畸形。4、肌肉萎缩:尤其是增生性骨关节病出现关节活动障碍的患者,容易逐渐出现关节周围的肌肉萎缩。5、骨摩擦感:若关节软骨被破坏的比较严重,患者在活动关节时可出现关节摩擦的感觉。6、颈椎骨刺的症状:临床表现:颈项部有强硬的感觉、活动受限、颈部活动有弹响声,疼痛常向肩部和上肢放射,手和手指有麻木、触电样感觉,可因颈部活动而加重。不同的病变累及不同部位,就出现不同的症状,晚期可导致瘫痪。颈椎骨质增生严重者还会引起颈椎病性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胃炎、心绞痛、吞咽困难等。
7、腰椎骨刺的症状::临床表现:好发部位,以腰三、腰四最为常见。临床上常出现腰椎及腰部软组织酸痛、胀痛、僵硬与疲乏感,甚至弯腰受限。如邻近的神经根受压,可引起相应的症状,出现局部疼痛、发僵、后根神经痛、麻木等。如压迫坐骨神经可引起坐骨神经炎,出现患肢剧烈麻痛、灼痛、抽痛、串痛、向整个下肢放射。
8、膝关节骨质增生的症状:临床表现:初期,起病缓慢者膝关节疼痛不严重,有可持续性隐痛,气温降低时疼痛加重,与气候变化有关,晨起后开始活动,长时间行走,剧烈运动或久坐起立开始走时膝关节疼痛僵硬,稍活动后好转,上、下楼困难,下楼时膝关节发软,易摔倒。蹲起时疼痛,僵硬,严重时,关节酸痛胀痛,跛行走,合并风湿病者关节红肿,畸形,功能受限,伸屈活动有弹响声,部分患者可见关节积液,局部有明显肿胀、压缩现象。
9、足跟骨刺的症状:临床表现:其症状是足根压痛,脚底疼痛,早晨重,下午轻,起床下地第一步痛不可忍,时轻时重,走路时脚跟不敢用,有石硌、针刺的感觉,活动开后症状减轻,跟骨部位长骨刺,多见于中老年人。
骨刺如何鉴别诊断:
诊断是不是骨刺,医院拍一张X光片即可(不必用CT片)。同时也需要与以下其他类型的关节炎症进行鉴别诊断:
1、感染性关节炎及痛风性关节炎:感染性关节炎及痛风性关节炎主要表现为关节的红、肿、热、痛四大症状,一般会突然发病,症状加重迅速。少数患者会表现出全身症状,例如发热、乏力等。
2、急性风湿热:急性风湿热主要表现为关节发红、疼痛,并且多数患者会出现游走性的关节疼痛,没有关节活动受限症状。多伴随心脏病变,关节X线检查无明显改变。、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的反复发作,明显的晨起后关节僵硬。晨僵持续时间长,全身性症状较轻,经常发作的患者会出现关节对称性畸形,尤其好发于类似手指的小关节。疾病早期关节肿胀,使关节呈现梭形。4、强直性脊柱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早期一般出现骶髂关节炎症状或者颈椎关节炎症状,表现为腰骶部疼痛或者颈部疼痛。但早期局部X线未见关节增生性改变,而增生性骨关节病早期的患者就会在放射线检查中发现关节出现增生改变。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发展到后期会在关节X线表现出关节融合,脊椎小关节影像模糊,伴随周围韧带钙化,并且累及几乎所有脊椎关节。但增生性骨关节病患者仅在放射线检查中发现骨质增生改变,未见关节融合。骨刺如何进行康复锻炼:
1、膝关节骨质增生:
(1)坐位,膝关节屈伸运动,可视情况于踝关节处绑适度重量的沙袋,每次50下,每天两次。
(2)踩固定自行车,每天0分钟。
()要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促进骨的新陈代谢。
(4)避免大强度的剧烈运动,注意保护关节。
(5)注意补充钙剂。
2、腰椎骨质增生:(1)站立位,腰部左右旋转。
(2)坐位,以左手碰右脚,右手碰左脚。
()仰卧起坐。
(4)仰卧位,双髋双膝屈曲,双脚撑于床面,尽量将臀部抬离床面。每个动作重复0次,每天两次。
、颈椎骨质增生:可依次做颈椎的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及环转等动作。注意动作应缓慢、柔和,运动到最大关节活动时维持2秒钟,每个动作10次,一天进行两次。
如何预防应对骨刺?
骨刺的出现是因为关节维持稳定,就算是通过手术“削掉”了骨刺,机体仍然会因为修复需求而继续长骨刺。对于没有症状的骨刺,我们完全可以不用治疗。但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要适时适度的运动,纠正日常生活中不良的姿势,通过控制体重来减轻关节的压力,从源头上预防及延缓骨刺的发生和发展。如果已经有关节疼痛的情况,说明关节内部已经有了炎症,骨刺已经对于周围组织,特别是神经等产生了压迫、磨损等影响。此时我们可以:
1.休息:减少运动,下楼、半蹲等动作尽量不做,让关节充分的休息。
2.药物治疗:采用消炎镇痛类药物缓解疼痛;
.理疗:超声波、红外线、电疗及牵引等;
4.中医治疗:针灸、推拿等可以改善血供及放松肌肉来缓解症状;
5.功能锻炼:肌肉力量训练、改善关节活动范围的训练等。
此外,当X线上出现关节间隙因为骨刺的产生而明显变窄时,可以采取手术治疗,用物理的方法解决骨刺。中医如何治疗骨刺:
中医学认为该病多因人体正气内虚,风湿寒邪侵入人体,闭阻气血,留着经络、关节,或因年高体虚,肝肾不足,慢性劳损,筋脉关节失养,或邪停经络,久则影响气血运行,气滞血瘀,留着关节等所致。
1、风湿寒邪入侵:素体虚弱,肤腠不密,易遭致外邪入侵,或平时体质较好,由于久居严寒潮湿之地,感受风湿寒邪,入侵机体,闭阻气血,留着经络、关节,影响其正常生理功能而发病。
2、瘀血闭阻经络:痹证日久,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停而为瘀,或病久,气血经络为外邪壅滞而发生血瘀,瘀血停留于关节、骨胳,使筋骨、关节失养发为该病。
、肝肾不足:久病体虚,或年高体弱,或慢性疾病导致肝肾不足,或长期过用温燥之品,损伤肝肾之阴。肝主筋,肾主骨,肝肾充盈,则筋骨劲强,关节滑利,运动灵活。而肝肾不足,致使筋骨失养,形体疲极而发为本病。又因慢性劳损日久,致气血不和,经脉受阻使筋骨失养更甚,伤及筋骨,反又可累及肝肾,发为该病。
在该病中,长期肝肾阴虚,阴损及阳,导致阳虚,阴阳两虚,则阳无以化生,更易遭致外邪的入侵而使疾病加重。用中药治疗内服汤药、丸药、散剂、酒剂等;另一类属于外治法,即膏贴、酒类外搽剂、熏洗、外敷等法。不论内治、外治都有一定疗法,但见效较慢,需要一定的时间。
患者可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oomkg.com/wazz/20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