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骏智库医疗篇精华汇总十六类风湿
类风湿关节炎是最常见的风湿科病症之一,属于自身免疫系统异常而出现的慢性炎性关节疾病。其炎症反应可影响全身不同的关节,出现持续侵蚀及变形,最终令关节被破坏,除可引发痛楚外,同时还可引发其他疾病和器官受累,如类风湿结节、眼部受累、肺受累、心脏受累、血液疾病、神经肌肉受累、类风湿性血管炎等,令患者的活动能力大受影响,对他们的整体健康以至生活质素,带来不能逆转的伤害。统计发现,30至50岁属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病高峰期,而女性患病机会较男性高约三倍(来源:香港风湿病基金会)。许多同事都会碰到客户告知患有这种疾病的情况。由于类风湿性关节炎不同患者之间的症状表现和预后情况差异大,因此核保评估结果也是因人而异。那么,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如何形成的?其注意事项和核保要求又是什么呢?本周医疗篇与大家分享类风湿关节炎的相关知识,方便大家学习了解:
01
什么是类风湿性关节炎?
由于自身免疫系统异常而引致的慢性炎症疾病,可影响全身不同的关节,亦可侵害其他器官,包括眼睛、心脏、肺部等。发病年龄多为中年至老年,以女性患者较多。
02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成因有哪些?
类风湿性关节炎跟免疫系统失调有关,以下因素会增加患病风险:
1、遗传因素:某些基因倾向诱发此病。直系家属中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其发病风险会较高。
2、环境因素:研究发现吸烟及病毒或细菌感染有可能增加此病风险。
3、荷尔蒙因素:此病可能跟女性荷尔蒙有关。
03
患上类风湿性关节炎会有什么表现?
多数患者起病慢,多以双手、腕部、足等多关节对称性肿痛为首发症状。
关节症状:
1、晨僵:晨起可出现关节部位显着的僵硬,可持续1小时以上,但活动后可逐渐减轻僵硬程度。
2、关节痛、压痛及肿胀:常见于手指、腕部关节出现对称性不适,也是最常见最早发的症状
3、关节畸形:晚期患者可出现关节周围组织萎缩,从而出现畸形。
4、关节持续发炎:令关节周边肌肉、肌腱和韧带变得脆弱,影响患者活动能力和日常生活。
除关节外表现:可出现皮肤结节、血管炎、心包炎、肺部损害、干眼症、神经受压、贫血、疲劳等,甚至可引致心肌梗塞或中风。
04
在哪个科室就诊?
当出现以上关节不适应及时就诊于风湿免疫科。
05
类风湿性关节炎应该做什么检查?
1、自身相关免疫性抗体检测:类风湿因子、抗瓜氨酸化蛋白抗体等。
2、红血球沉降速率及C反应蛋白:用于评估炎症活跃度。
3、血红素:以确定有否贫血。
4、影像学检查:
(1)X线:可对关节病变进行疾病诊断及病情分期。
(2)关节MRI:可显示关节腔内及周围软组织病情,可用于早期诊断。
5、关节液化验:可助排除关节感染或其他疾病等可能性。
06
怎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慢性疾病,治疗目的是助患者止痛消炎,防止或减慢关节受损,以保持活动机能和生活质素。
1、药物治疗: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传统抗风湿药物(如甲氨蝶呤、硫唑嘌呤)、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糖皮质激素、生物制剂等。
2、物理及职业治疗:例如运动治疗、热疗、冷疗、复康支架或辅助器等。
3、手术治疗:若关节严重变形,医生可能建议外科手术,如关节置换、关节膜切除或关节固定等。
07
假如得了类风湿性关节炎,预后怎么样?
若患者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进行干预治疗,病情可望缓解,预后较好。但仍有部分患者可因自身免疫因素,病情控制不佳而致残致畸。
08
如何预防类风湿性关节炎?
未有有效预防方法。及早识别、诊断和治疗至为重要。
*资料来源:匡乔医疗集团谢俊耀医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用途,详情请咨询专业人士。
09
类风湿性关节炎有哪些注意事项?
??考虑因素
?受影响关节位置。
?是否有关节变形情况?
?是否需要用辅助仪器?
?现时病征及功能状态?是否有其他并发症?
?现时的治疗方案。
??基本核保要求
?验身(MedicalExam)
?验血:红血球沉降率(ESR)及类风湿因子(RAFactor)
??核保指引
*以上指引只供内部参考,公司将保留最终核保决定权。
#对风险因素较高人士:如老年人﹑有心脑血管病﹑连续使用口服类固醇/免疫抑制治疗人士等会考虑较高的保费。
学习医学知识有利于同事正确向客户解释疾病和疾病风险,宣传健康生活的理念,针对其疾病和健康情况指导健康的行为方式,提供高附加值的健康管理服务。这不仅仅是自己专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能更好服务客户的前提。
网络各大平台对医学资讯有相关解读,信息繁杂、来源参差,对准确的理解或许有所偏差,与香港和海外的医疗机构合作,提供优质专业的医疗内容。可多
转载请注明:http://www.oomkg.com/wacs/19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