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背肌筋膜炎的康复治疗
腰背肌筋膜炎是指因寒冷、潮湿、慢性劳损而使腰背部肌筋膜及肌组织发生水肿、渗出及纤维性变,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
潮湿、寒冷的气候环境,是最多见的原因之一,湿冷可使腰背部肌肉血管收缩,缺血,水肿引起局部纤维浆液渗出,最终形成纤维织炎,慢性劳损为另一重要发病因素,腰背部肌肉,筋膜受损后发生纤维化改变,使软组织处于高张力状态。从而出现微小的撕裂性损伤,最后又使纤维样组织增多、收缩,挤压局部的毛细血管和末稍神经出现疼痛。其它如经常一个姿势坐着、缺少相应的活动、久坐电脑前及病毒感染、风湿症的肌肉变态反应等都是诱因。
腰背肌筋膜炎主要表现为腰背部弥漫性钝痛,尤以两侧腰肌及髂嵴上方更为明显。局部疼痛、发凉、皮肤麻木、肌肉痉挛和运动障碍。疼痛特点是:晨起痛,日间轻,傍晚复重,长时间不活动或活动过度均可诱发疼痛,病程长,且因劳累及气候变化而发作。查体时患部有明显的局限性压痛点,触摸此点可引起疼痛和放射。有时可触到肌筋膜内有结节状物,此结节称为筋膜脂肪疝。
诊断方法
1.主要表现为腰背部弥漫性钝痛,尤以两侧腰肌及髂嵴上方更为明显。腰部疼痛、发凉、皮肤麻木、肌肉痉挛和运动障碍。
2.晨起痛,日间轻,傍晚复重,长时间不活动或过度活动均可诱发疼痛,病程长,且因劳累及气候性变化而发作。
3.查体时患部有明显的局限性压痛点,触摸此点可引起疼痛和放射。
4.用普鲁卡因痛点注射后疼痛消失。
5.X线检查无异常。实验室检查抗“O”或血沉正常或稍高。
6.磁共振MR检查,腰背部皮下可见条片状长T1长T2信号,边界较清,为渗出的液体信号。
中医认为筋膜炎从病理而言,属于慢性伤筋范围,以局部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为主,《灵枢·本脏》曰:“血和则经脉流行,营复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清利矣。”《素问·五藏生成篇》云:“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所握,指受血而能摄。”故在治疗上以舒筋活血、化瘀止痛为主。
针灸疗法:
1.体针:针刺阿是、肾俞、腰阳关、委中等穴。2.穴位注射:用当归注射液、丹参注射液或维生素B1、维生素B122~4ml作穴位注射。2~3日一次,6次一疗程。
推拿按摩:
手法治疗常用弹拨顺筋手法,以放松肌肉,症状好转后,可用烫揉按压手法。一般常用手法为揉按法,揉按肾俞,腰阳关、八髎或腰痛点。对腰肌无力者,重点用滚法、揉法。对腰肌痉挛者,重点用捏拿,推法理筋,从而起到舒筋活血,解痉止痛的目的。
理疗:红外线、超短波、热醋浴等。
封闭疗法:强的松龙25mg加1%普鲁卡因2~ml局部封闭。
针刀治疗:有明确的肌结节及末梢神经卡压征者,是施行小针刀疗法的最佳适应症。经小针刀局部松解术后,效果明显。不吃药,不用激素类药物。
康复疗法:加强腰肌背伸锻炼,如仰卧位的五点式锻炼锻炼,俯卧位的飞燕式锻炼等。
1.俯卧头胸后伸法:患者俯卧,双上肢置于身体两侧,双上肢后伸,头颈后仰至胸部离开床面。
2.俯卧双腿后伸法:患者俯卧,双腿伸直并拢,尽量向上翘起。
3.飞燕点水法:患者俯卧位,头、颈、胸及双下肢同时抬起,两臂后伸,仅腹部着床,整个身体呈反弓形,如飞燕点水姿势。
4.五点支撑法:患者仰卧屈膝,用头部、双肘及双足作为支重点,弓形撑起背部、腰部、臀部及下肢,至最高度后放下,再撑起。
5.三点支撑式:仰卧屈膝,双臂置于胸前,头及双足作为支重点,弓形撑起背部、腰部、臀部及下肢,至最高度后放下,再撑起。
6.直立式腰背肌康复训练,方法:患者站床尾,双手扶床尾挡,双足叉开,做前屈,后伸,左、右侧弯活动。
生活中当以保护预防为主,治疗要选择彻底根除的方法,防止复发。有效地治疗方法结合理疗、按摩能够使患者快速的回到正常生活中。日常要注意保暖,局部热敷,防止受凉。解除病因,注意保暖,局部热敷,防止受凉。急性期注意休息。平卧硬板床休息,带腰围保护固定。
治疗白癜风好的医院宁夏治疗白癜风的医院转载请注明:http://www.oomkg.com/wadzz/3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