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中的细胞因子

我们对于类风湿关节炎中相关细胞因子的了解,与生物制剂这一类药物的问世和使用直接相关。生物制剂的开发和应用,是建立在对类风湿关节炎病理研究深入的基础上的。类风湿关节炎的病理,一方面是免疫学的免疫紊乱,另一方面是炎症引发的关节软组织损伤和变性、骨侵蚀、骨破坏等。前者与类风湿关节炎的完全治愈相关,后者与类风湿关节炎的身体危害、致残关系更大。

于是,对于类风湿关节炎的病理研究和治疗,大致分为两个方面:探索免疫紊乱,解决完全治愈问题;控制滑膜炎,阻断关节破坏、防止残疾,消除症状、恢复身体健康。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原则是,抑制免疫紊乱和控制炎症。而类风湿关节炎存在的关节外表现,也包含在类风湿关节炎的规范治疗中,没有特殊的方法。

在研究中发现,某些细胞因子在类风湿关节炎的炎症病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成为治疗疾病新的靶点,于是带来了生物制剂的研发与应用,使得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进入新的阶段。

免疫系统的功能,执行者是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细胞因子属于免疫分子,是多种细胞产生的一类物质,是多肽分子或者蛋白质小分子,具有广泛调节细胞功能的作用,在细胞间相互作用、细胞增殖、细胞效应功能实现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类风湿关节炎的滑膜炎,是一个炎症过程。炎症是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各种损伤因子的刺激,所发生的以防御反应为主的基本病理过程。当各种损伤因子作用于机体,造成器官、组织、细胞的损伤时,机体局部和全身会发生一系列复杂反应——炎症反应,来限制和消灭损伤因子,清除和吸收坏死组织和细胞,并且修复损伤。炎症中,细胞因子通过与靶细胞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相结合,将信号传递到细胞内部,细胞按照信号加载的相关指令,启动相关功能。

类风湿关节炎中,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2等等是介导炎症反应的重要细胞因子。自身免疫反应产生的自身抗原-抗体复合物,可能在滑膜炎中起着重要的刺激因素的。类风湿因子、抗CCP抗体等自身抗体的存在,表明自身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存在。

TNF主要有活化的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等等产生,可以分TNF-a、TNF-β两种类型,TNF-a是滑膜炎机制中最重要的细胞因子之一,甚至被称为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的“中心罪犯”。它能够介导滑膜炎症以及软骨破坏,可以诱导其它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针对其的生物制剂统称为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

白细胞介素-6(IL-6)是一种多功能广泛的多效性细胞因子,可以调节多种细胞的生长与分化,具有传递信息、激活与调节免疫细胞的作用,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Th2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等细胞产生。白介素-6作用的白细胞很多,包括巨噬细胞、、肝细胞、静止T细胞、活化的B细胞和浆细胞等,曾经被称为B细胞刺激因子、B细胞分化因子等。

白介素-6在急性炎症反应中处于中心地位,诱导产生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的生成,与炎症性疾病的炎症情况和感染疾病的感染严重程度直接相关。是新冠肺炎中的形成细胞因子风暴的主要因素。在类风湿关节炎的滑膜炎发展中,白介素-6亦具有重要作用。

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白细胞介素-6拮抗剂,是常见的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生物制剂,它们对于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6等细胞因子介导的滑膜炎,作用明确。以它们为代表的生物制剂有着高度的专一性,只对一种细胞因子起作用,对其它细胞因子不起作用。与类风湿关节炎相关的细胞因子,不只是TNF-a、白介素-6,还有其它相关细胞因子,比如白介素-1、白介素-2等等。这也是生物制剂有效率虽然高但不是百分百的原因。

TNF的生理功能,其实是很霸气的,具有抗肿瘤、抗感染能力,这对于人体健康非常重要。TNF能够杀死某些肿瘤细胞,或者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这是肿瘤坏死因子名称的由来,也是传说中“类风湿患者不会得癌症”的一个重要“依据”。现在已经清楚,癌症免疫其实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体内肿瘤坏死因子水平高,可能有利于抑制某些癌症的发生,但是不能杜绝癌症发生。不过,这是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可能增加肿瘤风险的依据。

TNF的抗感染作用,与抑制病毒复制、抑制病毒蛋白质合成、抑制病毒颗粒产生等有关,也可以杀伤病毒感染细胞等。白介素-6,在抗感染中作用也很重要,抗感染是一个复杂的免疫过程。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白介素-6拮抗剂的降低抗感染能力的副作用,与此相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oomkg.com/ways/208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