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ldquo利器rdquo辅助

近日,哈尔滨医院的毕郑刚、耿硕团队在人工智能术前规划辅助下完成了一例复杂双侧膝关节置换的手术。

哈医大一院骨科一病房来了一位特殊的患者,刘阿姨(化名)虽然刚刚50岁出头,双腿却已经失去了行走能力,已经在轮椅上坐了5年。原来,刘阿姨是一名严重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由于病变侵袭双侧膝关节,导致双侧膝关节的关节面严重破坏,因为不确定有合适假体,一直未能进行手术。为了能够重新站起来,刘阿姨和家人找到了哈医大一院的毕郑刚教授和耿硕副教授,希望可以解除病痛,恢复正常生活。

(患者术前已无法行走)

(患者的下肢全长片,双膝破坏严重)

耿硕说到,对于这种患者,由于关节面严重受累,关节畸形,软骨已经严重剥脱,膝关节内外侧间室严重变窄,已经达到了“骨头磨骨头”的程度,面对这种情况,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但是,由于刘阿姨是一位严重类风湿疾病的患者,其手术方案的制定自然要比普通的骨性关节炎的病人要更加特殊。首先,由于类风湿的作用和膝关节长时间的废用状态导致其膝关节周围韧带极其松弛,手术难度较大且术后仍有松弛风险。针对刘阿姨个人的特殊状况,耿硕决定为其应用ATTUNEPSFB膝关节系统,由于其垫片的厚度具有良好的连续性,能够更好地做到软组织的平衡,胫骨托能匹配多种型号的垫片大小且能够提供更好的稳定性和较少的垫片磨损。运用合适的假体配合对软组织平衡的手术技术能够避免运用传统的高限制性假体,从而最大程度恢复膝关节功能。

还有一个挑战就是,刘阿姨的体格和骨架相对于正常人来说偏小,其假体型号的选择较大部分人来说可能存在差异,按照大部分的假体型号范围来进行术前准备可能存在假体不合适的风险,所以,精准的术前规划格外重要。

(ATTUNE膝关节假体)

为了更加精准地进行手术,在术前对患者应该要用到的假体型号及安放位置做到胸有成竹,耿硕使用了前沿科技——人工智能术前规划系统AIKNEE,通过上传患者的三维CT数据,AI系统能够快速进行三维立体影像的重建,智能识别解剖位点,匹配相应型号的假体及调整安放位置和角度,从而实现个性化手术方案的定制。通过人工智能的术前规划,与刘阿姨双膝匹配的假体均为较正常人偏小的2号窄型假体,果然较正常人小很多。按照人工智能规划的结果,耿硕教授提前向厂家调取了这种不常用的小号假体,为手术做了充分的准备。

(人工智能系统术前规划)

经过周密的术前计划,刘阿姨的手术进行的非常顺利,因为有了术前的规划和预演,手术得以高效进行,仅一个多小时手术便完成。术中的截骨角度、假体型号及安放位置均与术前AI规划一致,人工智能技术立大功。在术中毕郑刚教授和耿硕副教授很好的平衡了软组织,并且为了预防性应对术后软组织松弛,保留了膝关节小角度的屈曲状态。术后患者即感觉手术侧膝关节的疼痛症状减轻,曾经是一屈膝就疼现在也敢大胆地活动下膝关节了,患者直言“太舒服了”。

(术后第二天)(术后6周)

一周后,患者顺利地进行了另外一侧的手术,现在,刘阿姨已经在逐步地进行康复,5年不能下地走路的她,目前已经可以下地行走了,正在逐步地恢复正常的生活,感慨这次手术真的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患者术后X线)

耿硕副教授介绍,随着假体设计的改进和手术技术的进步,目前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满意度也越来越高。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其在医疗方面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目前的人工智能系统能够为外科医生提供术前精准规划,术中数字导航和术后随访的全流程覆盖,能辅助外科医生为不同的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手术方案,提高了外科医生的工作质量和效率,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oomkg.com/wacs/197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